第七百零五章 启东5(第 2/4 页)
既有杜疏朗为代表的那批前神机军的老人;也有后来在港城之变中得到背书,而通过当地的驻泊水师,陆续得到一批接近退役的操炮老手;亦有在微山湖大战中,从神机军郭统制那里,连人带炮交涉截留下来的;还有收编了败退逃散的友军人手;
乃至在解救了徐州围困之后,从城中得到的那些被帅司抛弃的炮队残余,和在入住淮东之后,强行缴械收编滞留在沿岸刚够,那些水师和海兵队之后,从中所获得的炮手。
在规模和建制都暂时达到某种上限,而不便继续增扩的情况下,就只能考虑深入挖掘本身的潜力和威能了。
只听得隆隆的炮声阵阵,随着几乎微不可见十数道的细细轨迹,在远方炸开一团团烟尘。
是,这一批射出去的炮弹,不是传统砸得土石飞扬的各种溅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地上炸开了。
在外围正常炮团的操训之下,是对于新式爆破弹和榴散弹的现场应用实验。
从单筒的咫尺镜里可以看见,作为靶场预设落点附近,那些被固定住的羊群和猪只,
在哀鸣声中惊吓的挣扎乱窜,又血肉淋漓的成片掀翻,冲倒在地面上。
而风中迎面吹来浓重的烟火味,却是有别于之前黑火药所特有的的刺鼻硫磺味,而是硝化棉发射药所特有的的灼人酸苦气味。
被称为无烟火药的硝化棉,作为发射药的性能的确不错,但就是产量还提不上去,无
法普及到大多数火器部队里去,而只能提供部分炮射试用。此外,比黑火药效能更高
的燃烧膛压,对于铁质炮膛的烧蚀和磨损有点严重了。
在这被穿越者前辈严重带歪的时空里,作为爆炸杀伤的火器,其实在南朝大梁已经有
初步的应用基础了。其中就包括了现在掷弹兵所使用的额火雷弹,和类似康格里夫火
箭的飞火雷,以及用床弩和石砲进行投掷的轰天雷。
其中门槛最低的轰天雷,应用原理也很简单,就是一个装满火药的小瓮或是坛子,里
面夹杂了大量破铜烂铁,临时插上延时的导火索,而用投射出去而已。
虽然我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改良和挖掘,而试图做成可以用火炮发射出去的爆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