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七章 战淮北十一(第 2/4 页)

    然后有后藏之地的,昔日被吐蕃征服的各族后裔,山前部、乘机自立割据,上表请为臣藩,又有曾为吐蕃附庸藩属的西山八国、泸水羌等转投大唐,因此青唐之地以大小部姓藩属争据生灭沿袭至今。

    俗话说的好,斩草除根最积极的就是这些叛徒、走狗之流了,通过他们世世代代的努力,逃到雅砻发源故地,而苟延残喘下来的吐蕃王族,悉补野氏一族也没能幸免,几乎在他们世代的围攻下给杀灭绝种了。

    除了一个靠近泥婆罗国而受其荫蔽,自称是末代赞普的泥婆罗妃子留下遗腹子,所创立的古格小王朝鞭长莫及外,吐蕃故国的种种遗存和痕迹已经淡然无存了。

    只是青唐地处高原,大多数地区气候苦寒而土地贫瘠,终年灾患不断,没有多少出色的物产,只有少数大族能够靠中转来自东天竺或是西域商路,而获利丰厚。

    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都格外的坚韧和彪悍,为了生存资源这些部族之间也相互争斗攻杀不休,因此只要能够活到成年的男子,都有弓马刀枪的本领。

    因而,在日常生计艰难治下,壮年男子成群结队外出卖身从军,就成了当地土族的一大出路,一方面可以减轻人口增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给那些大小酋长、头人、首领带来不菲的收益。

    其中又以四大勇士之地,最富盛名,以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舍死忘生著称,也是从募于中原各方藩镇的藩兵首选之一。

    这个阿里曲第,便是其中之一,据说数百年前那是吐蕃禁卫军“薛昂诺基布”的来源之一。不过过了这么多年,也就剩下一群为战争了卖命奔走的战场鬣狗了。

    拓揭中郎将,押蕃兵马都知董虎庭,就是这么一名来自阿里曲地的青唐义从,作为一名典型的高地子弟,他曾经在祁连山靖边镇与党项人作战,也在河曲九原与黄头回鹘争锋,既在北庭轮台与黠戛斯人较量过,亦在在潘洲与西羌角逐长短,……

    最终,他所在的藩兵团辗转来到了关内,作为西军的借兵助战的一份子,参与了关内诸镇的争夺战,这一借就是七八年,然后在潼关攻夺战中,他所部以表现卓异率先登城立下首功,而蒙河东燕使君看重,拔举为衙前俾官、牙将、锋将、都知,兵使。副守捉一路攀升而来,最终独领藩汉健儿混编的“拓揭”一军,添为河东延边宿将之中,大名鼎鼎的“五兽”之一,

    如今亦是,河东赴援淮北战场的先锋大将,可以称得上是身经百战,经验极为丰富的一名藩籍将领,董虎庭就是他身居将位之后,燕使君专门给他取得汉名。

    只是他有些不满意的是,他领下步骑八千的沿边藩汉健儿,居然就被阻挡住了在这毫州边境上,而且对方还在且战且退的,试图转入某个预设的胜守地势,

    他沉着脸转头交代了一句,然后亲从的旗牌官,挥动一面旗帜,身后一只满编的步射大队,在千户官的带领下,越过他本队的徐徐向前,将那些野战中的阻路之敌,纳入射程之中。

    只见无数白羽扬尘而去,又细细如雨的覆盖了敌我交错的上方,在堆积的人阵之中,不分彼此的溅起点点密密的血花,三轮曲射之后,聚集在外侧和两翼的几只战阵,都不堪忍受,溃散而去。

    但是居中的那个大阵,虽然变得稀疏了许多,却依旧仅谨守脚,好像那些中箭倒下而纷纷死去和受伤呻吟的同袍,就没能另他们收到多少影响,甚至收缩了队形的同时,还发动了一轮反向突击。

    用大踏步的前进和几轮交替突刺,将那些被友军杀伤而陷入混乱和沮丧的当面之敌,推挤戳杀的四散奔逃起来。

    “不要乱,”

    “稳住阵脚就对了……”

    “把背后留给敌人是没活路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