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战淮北九(第 2/4 页)

    就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中,对于青徐镇的大包围网,在一点点的外围到内线的蚕食渗透中,慢慢的收紧起来。

    根据我的简易幕僚班子,对于东南路的塘报分析,除了我们这些些警戒外围兼打酱油的部队,以及那些维持江淮大后方控制区的少数武装力量之外,前沿军行司已经在徐州——淮北沿线这里,嵬集至少十一个军、镇,二十多支部队的旗号。

    为此从海陆聚集而分屯于濠、楚、寿等州境内的人员、物资不计其数堆如山积,就是为了彻底决定淮北道的最终归属,以及打开进入河南平原的大片坦途。

    乾元年间划定的淮北道,囊括了后世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部分地区,地势上山地丘陵纵横起伏,河网密布湖泊片,亦是界分南北的天然阻隔,

    因此,虽然看起来道路纵横,但是真正适宜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坦途大道,也就那么几条路线而已,而以传统南北大运河为骨于和枢纽的青徐一带,从地理走势上看,无疑是进取中原最好的坦途和途径,

    因此,青徐之地也是历朝历代,南北反复争夺攻守胜势的焦点和四战之地,因而直取徐州也是堂堂正正进军,毫无投机花巧和回避手段的阳谋之略。

    只是这个打的热火朝天的大战场,暂时还没有我们的份。

    按照前沿军行司给我们的唯一指令,就是战区外机动游弋,待机阻截山(南)东道过来的别镇援应和北朝偏师,如果遇到难以力敌的大队人马,则据要牵制和拖延,避免影响到正面战场的布局和变数。

    似乎失业网担心我们又一次独走,擅自追击过境,连机动防御和击敌追缴的范围都规定下来,只许向西线的陈州和北接的宋州有所动作。

    虽然令人有些灰心丧气无趣得紧,但好歹通过用正编。辅军、散卒三序搭配组合,分成若于部的轮流行动,在各种拉练和度强度战斗中,磨练出更多的默契度来。

    副将辛稼轩、将虞候赵隆、参事官陆务观等人,也被我一一打发出去作为监理官,随这些临时混编部队一起行动,之前随大队行事时,我独断专行下的居多,倒是没有多少他们发挥和表现的余地了,也乘机混熟基层,接接地气。

    而留在驻地的我,也不是随便就气妥,甘于平凡寂寞的人,既然短期内正面战场上难有建树了,那我就于脆别出蹊径在别处另想出路,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郑艇哪里的随军商团,却给我送来了一些利好的消息。

    然后我专门沉下心来,一边历练部队,一边通过指示和影响后方的驻留商队,与那些二三线的友军,做起互通有无的生意来,连我部的几个主官,相应的人脉关系渊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于这一点,除了出身优越的陆务观,以不务正业之嫌而持有保留态度外,包括辛稼轩、赵隆在内其他人倒是坦然接受了从中有所出力,并且因此受益的结果。

    其中最意外的是,将虞候赵隆因此私下突然来找我,很有些掏心窝子的说了一番宽慰我的肺腑之言:

    说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介意太多。身为一军之长,既不私下谋求进益,也不聚敛财帛于私囊,凡有好处尽散与部下,这在开国鼎业的时期,足以成为一时人臣、军家的表率,但在格局已成的承平知世,就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