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七十五章 进程,再闻(第 2/3 页)

    从京口到江宁,不过一百多里的短短路程,却让我看尽了战火带来的荼毒与破败,出了京口以西的桥亭驿后,就十分明显的破败凋零,所谓十室九空,百里不闻鸡鸣的荒败景色。

    至少我前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虽然不乏流民载于道途,饿殍横于野中,但沿江的那些村邑市镇,至少也是人烟稠密,颇有生气的。

    江边青山如黛的大背景下,大片水网纵横的田稼之中,依稀有劳作的身影,被晒于翻浆的田埂垄头上,那些手持弓箭刀棒的青壮,也在有些紧张而警惕的箭矢这,大路上那些饥肠辘辘,蹒跚而过的人群。

    但是现在,似乎什么都没有了,连蓬头垢面的乞丐和坐在路边奄奄待毙的饥民,都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只有零星驰走的巡骑和游哨。唯一没有变化的,就只有东去大江,轰隆哗然的涛声依旧。

    按照官军的说法,这是江南藩镇聚于江宁大城的最后一些残余抵抗,各种清野坚壁的成果,不过我的队伍取道穿过一些村落的时候,一些刀兵和过火的痕迹,明显是几天内才发生的。

    这就是乱世,无论胜负如何,也勿论兴衰成败,作为社会下层的普通人百姓,必须付出的代价和不可避免的悲哀。所谓“兴亡皆苦”的朴素道理,所差别的,只是秩序与和平重新来临之前的长痛短痛而已。

    对了,这些天的额休整和补充,我还有另外一个意外收获,这是在清点那些首级的时候,发现在京口粮河南堤的战斗中,我的部队,无意打死了一个敌军大将,人称镇三关的义安军统制曹晖,

    虽然这个“镇三关”镇的不是什么天下知名的关要,只是扬州境内的三个小水关,而且江南藩镇的军号有些浮滥繁杂,多数编制虚浮亢费却从来就没有满员过,最多只能类似三国游戏里,“吴郡之龙”严白虎式的小军阀之类角色

    但好歹是江淮这个大斗兽场,厮杀割据出来,既成事实二、三十年小强之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将相王侯宁有种,为兵强马壮尔”的时代,也是政局相对稳定的南朝大梁,所最是痛恨的“纲常沦失,尊卑丧乱”的割据形制。

    因此,这位在地方政治格局上或许有限,但是作为大小武人集团成员的实战经验上,算是相当娴熟老成的,因此特地被委任成为奔袭江南的东路总领人选。

    没想到这次过江来,就莫名其妙的这在我手里了。如果不是收尸的时候,有俘虏突然出首指明某局尸体的身份,请求按照惯例,给于遗骸相对的体面的处置,估计就这么胡乱丢尽进某个填埋坑。

    这也是我独立领军后,第一个有分量的斩获和成果,少不得在随军日记和拟寄出的私信中,略作炫耀一下。不过,他这样的小军镇出现在江南,也意味着另一个事实。

    根据过江送来的消息,如今江北藩镇在唇亡齿寒之下,已经在北朝介入的情况下,暂时放下陈见玉宿怨,基本完成了某种连横合众,组成联盟共抗大梁的步步紧逼,而江北的这个淮扬副总管,就是首当其冲的桥头堡,兼淮南道的第二大势力。

    常年与江南东道的藩镇拉锯对抗而颇占上风,常常过江打的润州军,各种守势,这次不过是他们利用熟悉地理水文,外加上不甘顺服大梁的本地带路党,而故计从施而已。

    而被围攻的江宁大城,则是他们在江南之地的另一个战场。

    跟镇守程煊那里共享的内部军情,在西路的过江突袭中,虽然前沿军行司行司,仗着兵力雄厚,而重整战线挡住敌势的攻袭,但至少有两万以上的北兵,连同辎重一起,突破临江一面的警戒,而进入江宁大城之中。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