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八章 波罗庙与节操(第 2/4 页)

    “咬死你,我咬我咬我咬……”

    “我躲,我闪,我挡格……”

    突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插入我两的纠缠中。

    “那个?”

    抱头蹲在门边,有些怯生生的探头探脑道。

    “我是不是等一会再来比较好”

    像是八爪鱼一样缠绕着我的谜样生物,才恍若惊觉起来,像是装了弹簧一般刷的蹦起来跳下床榻来,努力做出一副无若其事的样子来。

    只是她血色未消的脸蛋儿和扯得七零八乱的衣襟,实在没有多少说服力。

    “啊呜……”

    然后,她看着变得凌乱而皱巴巴的衫裙,还有散乱的发髻,不由惨叫起来

    “老娘花了半个时辰才整理好的……”

    经过了这番打打闹闹的日常和清晨喧嚣之后,我们还是在灼热的太阳彻底统治天空之前,赶紧出发了,。

    说来惭愧,我在广府呆了好些年,却是还有好些极富知名的地方都没去过,今天的这处的海神波罗庙,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今天是名为海神诞的庙会之日第一天,也是对她错过春游许诺的补偿。

    波罗庙属于扶胥区的管辖,位于名为扶胥镇的子城西南门外的小海(珠江)边上,(注:唐代珠江流经城区的支流为小江,城外的为小海),上接虎门水道,下临狮子洋的地里要冲,

    该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94年),最早只有一小间供奉波罗海神画像的石殿和若于菠萝树,但是经不住积年累月的海陆繁华胜极,历代官府的追封加赠。

    沿袭至今,几经增建和扩张,已经成为一处极为庞大的建筑群。

    因此波罗庙和广府一般,也有狭义和广义上到额两个概念,狭义上的波罗庙,就是指位于核心区的主体建筑,由牌楼,头门、仪门及复廊碑林、左右鼓吹亭、大殿和昭灵宫构成的波罗庙原址,因此也被称为海神庙,或是小波罗庙

    广义上的波罗庙,或者说大波罗庙则包括了在海神庙周边和外围,历代陆续增建扩张出来的各种宗教建筑神堂神祠之属,以依附在其中的数量庞大的各色庙祝之属,生活起居日常行事的场所,是一个占地颇广的地理概念。

    因为这里是古时万里行波的出发点,既所谓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端,同时也是那些海生人家,送别亲人的最后一战,她们在这里目送着载着父亲丈夫兄弟的海舶,在狮子洋上徐徐远去的身影,也是在这里,最先迎来等候已久的亲人归期,然后上演了一幕幕悲喜离合的历史片段。

    虽然现如今,波罗庙所在庙头港,已经不再是广府最重要和最繁忙的港区,但是作为出海人家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皈依,海神庙的作用和地位,却是毫不动摇的,哪怕是域外番邦来客,第一次踏足光伏之前,都会先到这里祈祷礼拜,进献祭品和供物,以求方便和心灵安宁。

    由来日久之后,随着他们的定居和归化形成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坊区,也花费了极大的代价获得官府的首肯,在波罗神庙的边上,陆续捐献和建造起极具东土特色的,各色舶来式宗教场所,作为海神庙的从属,并接受官家的监督和管理。

    这也就是那些海外舶客番人中,口口相传的东土万神殿,他们在他国异域或是第二故乡的心灵归属,因此在广府,负责管理海神庙的是礼部下辖祠部郎中,属于相当高配的管理机构,配下有专门的庙观主事,负责海神庙的日常监理,这也是一个著名的肥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