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 偶现(第 2/4 页)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某处正冒着滚滚黑烟的某堆断亘残垣之前,望着只剩下高大外形的废墟堆,我突然忍不住冒出这两句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来。

    “据说天南行宫的前身,乃是当年仿当年西京北苑的形制所造避暑林苑,历史甚至更早于小长安和首山宫……”

    站在我身旁费力支着一只拐杖的辛稼轩,也时有所感的轻轻叹息着为我介绍道:

    “监造乃是知名营造大家,人称“当代公输”的前朝宫苑总监尉迟乙僧的手笔和规划……号称一生巅峰的最后绝唱”

    “因此,天南林苑被称为天涯海角最宜休养之地,人在苑中,如脱凡境,其中名声最著者,则是瀛水台和九曲琼霄殿。”

    “九曲琼霄殿号称鬼斧神工,全殿九宫回廊,楼观五重,皆以香木巨檀为材,未用一钉却坚如磐石,终年不闻蝇虫,不见尘埃,端的是神奇无比,气派非凡阿……”

    “而更有名的是居中的中元大殿,四壁手工所绘的《上元升平不夜天》图

    “那可是开元画圣吴道子的七世传人,大宗师吴林基花费三年,呕心沥血的绝唱。”

    “传说当时吴大家点睛封笔的那霎那,风雷大作,暴雨如墨,至画成晴开云霏,虹桥高挂。”

    “那瀛水台更是构思惊世绝伦,设计精妙无匹,整座台阁方圆百丈,倾盖如伞,自下而上悬出三丈,直眺浩荡江河,”

    “但任风暴潮汛如何猛烈汹涌,终年巍然不动。任你如何疾风暴雨,也没有一滴水可进入到台廊中半分,”

    “正所谓:风不入,雨不入,唯梁氏可入”

    看他一脸怀念和思远的表情,为毛我有一种奇怪的既视感呢。

    我甩了甩头,将之抛开。继续盯着蚂蚁一样四散在高低起伏的残垣中,扛着工具劳作或是抬举着各种垃圾和杂物的筐娄,搬运往来的人群。

    分配给我们监管的区域,自然不可能是临朝的银安殿,或是长居的后掖宫,乃至日常处理事务的勤英楼等,这样的要害重地,而是一些游苑馆林之类的边角地带。

    军中对于管理这些民工也自有章程,不用格外费心太多,所以相对于那些挖地三尺,火急火燎的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官军们,我们的职责和压力,并不算太大。

    在此期间小半天功夫,倒是找出一些大火过后,被烧化板结在一起的金银之类贵金属凝块,此外,根据废墟的残留,推测和判断之前的规模和形制,就成了我的一项乐趣。

    扒拉着废墟的人群,偶然也会发出惊呼声,然后有人报告,又发现一些新的尸骸,或是已经变形的宫中器物。

    眼见就到正午的时分,监工的军士终于吹响了停工的哨子,板车推来了成筐的杂面大饼和桶装的汤水,那些人就只能或站或席地坐在废墟上,用手抓着狼吞虎咽起来。

    这时候,我也重新走到某处高台断壁的阴凉下,把现场交给辛稼轩去继续盯着,喝了几口盐和酒混合成的提神饮料,这时候我却看到负责封锁和警戒外围的白兵队正张立铮,有些神神秘秘的凑了过来。

    “中候,搜索外围的人,似乎有所发现”

    我带上几名护兵,随他七拐八弯的走过一片片残垣断壁,来到一处被熏黑坍塌大半的小院落外。同样几名标兵队的人,呆在墙外警戒。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