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零二十六章 启新16(第 2/3 页)

    造这么一艘面宽底尖,拥有铸铁件强化的粗大龙骨和多重板结构、多段复式水密舱的扁阔船体,组合式两桅三帆的实验原型,并且配齐基本舾装的成本,最后达到了六千一百缗左右。

    当然,因为我已经有了来自辽东稳定巨木大材的供应,总体成本还会因为规模效应和工艺流程日趋成熟之后,而进一步下降。

    当这一次短期的出海适航论证完成之后,就可以在胶西的板桥镇、莱州的浮游岛等数处,同时开工建造船只主体了;而部分技术含量低一些的相应配件和构造材料,则是在石牌港和都里镇等地,按照具体指标分工完成的,再渡海将成品和半成品送到最近的主体造船区去。

    这样在事先阴干的船材充足的情况下,年内至少就有两位数的新船下水了。

    所谓的百年海军底蕴,就是这么用人力财力物力给慢慢堆出来的积累。

    虽然,目前受到国朝方面的严重警告和抑制措施,但是淮东发展的步调却并没有因此有所停滞,只是在具体的发展方向上进行调整和收缩而已。

    淮东本镇在陆地上的军事力量和防线都有所收缩之后,就将侧重于加大海路方面的投入和拓展,而不能让人口和军队都有闲置下来的机会。

    这种全体军民长期保持高动员比例的奋进精神,只可进不可退,也不能轻易让它松懈下来才是。

    比如,更多的本地新船建造项目,在南朝大梁方面造船业的产能迁移和萎缩之后,想要购买和定制到更多的新船已经不太容易,而朝廷的管控也是越来越严格,进一步造成了从南朝补充海运力量的具体成本。

    因此,只能在有安东大量造船原料的支持下,尽早考虑发展淮东本地船舶业的替代作用了。

    还有就是军事方面的布局,淮东不可一日无战,也不可没有长期的外部威胁和需要,维持一定军事活动,以及对部队战备状态的磨砺和保持。

    比如在大陆上尚且没有更多可以作为,在各地局势稳定之后,对于占据泊灼口一代的种师中所部,后续追加投入和扩大经营。

    原本被削减了王贵的前军部之后,淮东具体的军力配属之上,就出现了相当大的一个缺口,而不得不在次要地区进行收缩和撤退;

    比如被留在乌骨水下游的那一小部孤军,原本准备是派船帮助就近撤退回来。

    但正所谓祸兮福兮,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的基本道理,风卷旗从闽地带回来的那些三千多闽兵,就成了某种应时之选了。

    虽然把他们作为主动进攻的战力还很有些不足,但是指派到多山和丘陵为主的辽东半岛,作为驻守和镇压力量,还是比较轻车熟路的。

    毕竟他们作为闽地的驻屯军,在与当地山哈土蛮和豪强的长久对抗作战当中,已经是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把当地杜桑麾下,同等规模的驻守兵力给替换解脱出来,而作为其他方向加强和投入的机动力量。

    比如就近渡海支援占据了泊汋城的种师中这一路;以追击和清算罗肃先的残党为籍口;最终目的是完成对于乌骨水到鸭绿水之间,广大地域内的中小诸侯和分藩,完成全面的压制和行驶管领权。

    这片东南地域内的诸侯藩家,历代遭遇的动乱都相当有限,而且实力也是安东诸侯里最孱弱的一批,因此,长期才能够作为罗藩的自留地和受保护的附庸存续下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