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援2(第 1/4 页)

    十数日之后,渤海与黄水洋交界,

    颠簸起伏的海船之上,迎面吹着如刀割的寒风之中,灰白色海岸线隐然可见,

    哪怕舱内烧的暖融融的火炉,和裹得紧紧的棉袍大衣,也无法阻止那无孔不入的冷潮和湿气。

    大多数人只能一边跺着脚,一边不停的喝着炉子上加热的姜茶,来保持着体温和活力。

    而在灰暗的天色下,隐隐约约的船影,浮动荡漾在浊浪滚卷的海面上,大概有数十条的规模。

    这也是淮东现下,短时间内穷罗收尽,所能拿出来的全部运力了,

    因此,这只船队上,满载四个全火器的主战营,四个半火器半冷兵的防戍营,以及相关的配备和足支一月的淄粮物用,此外,每个士兵身上的背囊里,还有七日份的便携压缩口粮和三个基数的定装子药。

    其中,属于衙前兵的亲直营、标兵营、教导大队,左右虞侯军的捉生团、游弋团,车营、猎骑营、工程团,轻炮队,各抽一部出来,组成我的直属序列。

    然后是来自杨再兴麾下的御左第四营“挺击营”,在家右护第一营,前军第一营,这些资深老兵居多的资序,构成了四营的主战序列。

    防戍营专门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老营头,比如晁盖三人帮所在的陈桥营,宋公明所在的郓州营,方腊的清溪营。

    最后,还有黑岛仁的倭人营,以他们和新罗人的传统渊源,正好在需要的时候,方便私底下干点脏活什么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中日友好靠韩棒”云云。

    虽然在这个时空,无论是新罗还是扶桑,都变成了中土大唐的分藩之地,但是这两地的土族士民,因为千年相互侵攻和渗透,所形成相爱相杀的传统,却没有那么容易消失掉的。

    只是为了渡海的需要,全部做了轻量化的简装减重。也就是主要去除了,方便长途跋涉骡马化的配备,而加强了随携的火药铅子比例……

    此外,还有正好在楸州停靠的板桥镇水军,仅剩完好全部的七八条大海船,以及上面负载的,由刘琦所部暂时转职成的一营海兵队,随行护航。

    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水军战船,可以提供炮击的掩护,而刘琦麾下这些在沿岸的剿贼当中,刚锻炼出来的临时海兵队,也可以发挥某种抢渡和先手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次冬季行船所冒的风险也不小,如果在海上有所损失,哪怕是一条船,也代表的是至少半个团的战力,就这么飘没了。

    所幸,这一路过来是有惊无险,除了两起漏水和一起桅杆折断事件外,就再没有任何船只的翻覆或是失散的记录。

    然而接下来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虽然已经成功发现了海岸线,并且所有船只上的建制基本完好,但是情况还是不见得乐观,因为先首的船只已经发现,在风浪的作用下,依靠似乎偏离了正常的航线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