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进(第 1/3 页)

    终究是在战场前沿上,正所谓时事瞬变刀剑无眼,之前或许还有所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才是妥当,但既然有了实质的关系,我也不会让我用过的女人,冒任何风险的机会。

    虽然有些眷恋不舍,但还是坚决的在她的隐隐幽怨中,拜别目送远去。至于遥远南边的家里,可能因此发生什么,诸如“修罗场”“好船”性质的事情,我就懒得去考虑这种东西么。

    接下里的时间里。

    通过我在军队内部的渠道,很快就获得了那位,据说对我表示出善意的那位帅臣的消息,对方姓李,字格非,出自东海道吕宋三洲的沙河李氏。

    祖上据说还是前朝宗室的渊源,只是这种渊源属于那种出五服,而往溯七代,只剩下一份来自宗正寺扶持米的破落远宗微支。

    因此在很早就放弃了宗人的身份,跑到方兴未艾的海外来,寻求发展和机遇,最终成为南海梁氏下臣的源流之一

    这次北伐中,主战派和北人党,固然充斥于军中行伍,但在决策层面的三路帅司中,却是被刻意压抑了存在感和影响力。因此,更多是用这些背景各异第三方,来平衡中枢的构成。

    这位李格非、李使君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官拜枢密知事、扬州都督,在前沿军行司的日常的两班帅臣轮值中,主要负责的正是西面战线,突发应对的事宜。

    我托人转呈的“表态”,也再次得到回应,虽然成建制的后援,暂时还是没法可想,但是除了输送过来的火药粮食之外,我还通过新的来人,得到了更加详尽的军中通报和敌情概要。

    甚至还有一些战略层面上的动态:

    比如西路的西蜀、荆南联军,拿下了山南重镇商州之后,就再次分兵,西蜀军一路向西攻略入川门户——大散关,以断绝蜀地输送关内的钱粮。另一路荆南军则则转向北,进据蓝田关而大破关内诸侯之一的临潼军,进而逼近华州

    而中路的江西招讨行司,在受挫之后也在短期之内,再度蓄势发力,聚兵六路人马,于都亟道南面的汝州和豫州境内,与节节抵抗的北军大战连场,虽然重新将战线推回到了沙河以北,但也将原本颇为繁华的叶县、鲁山,应城打成了了遍地废墟,形同鬼域的焦土。

    而东南路的前沿军行司,也接到了江宁方面再度催促用兵的均旨,因此分兵重点进击势在必行了,但是关于所用谁人的部曲,就尚且优待商榷了。

    这可是诸如殿前、拱卫诸军,以及少数几个老牌军制等一线主力,才有的待遇和专属权利,这也算是某种变相的暗示和激励把。

    对于别人来说,功成名就,身居高位,手提重兵,升官发财之类的目标,或许都基本达成了,但对我来说,却还远远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这支军队,脱离了北伐的大环境后,就还是无根飘萍,无源之水。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一块,可以作为基本盘的根据地,之前无论如何征战,挂了多少头衔,都不过是把临时的治下,当作敌占区来收刮和补充资源的过客,缺乏稳定下来种田暴兵的机会。

    夷州和婆罗洲虽然好,但距离大陆实在远了些,各种利益牵扯也复杂了点,更适合做提供资源的大后方和贸易据点,但却不适合作为直接的根据地来全盘打算。

    而且我还缺少治民理政的人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官阶层的种子,能做到令行禁止,善用谋略和战术打胜仗是一回事,但是管理经营地盘产生税赋和兵员,又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我事先有所预期的培养了一批少年家臣,并送他们去参与各种短训丨班,但是治理自家的领地和治理具体的州县,还是有所差别的。

    既需要足够的实践和庶务的经验历练,也需要足够的吏目文员之属的基层人员,作为行政执行力的延伸和拓展。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