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定装 突至(第 1/4 页)

    第二百六十四章定装突至

    精疲力竭的从春明街回来之后,可怕的不是身体的负担和疲累,而是几只萝莉样生物,在阿萝引导下,购物狂模式全开之后,带来的精神压力。

    看着她们兴高采烈的献宝和讨论着某样很可能,才不过十几文钱,却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的煎熬(折磨?),才到手的小玩意、饰件之类的“成果”。

    我真心是说不出的身心俱疲了,只可惜我还要继续处理一些耽搁的事情。

    孔吉吉献宝一样的,又拿出他的新改进的成果来。似乎是受到战期将近的压迫,那些研制军器的匠师们,也被逼出了某种潜力。

    这次是一只进一步轻量化的长铳成品。

    国朝配发的长铳,过于笨重,动辄十几斤到二十斤的分量,让士兵负重行军的体力消耗不小,再加上没有合适的挂具,在行进过程中各种不便,也颇为人诟病。

    因此我下定绝性要批量化定型,其中改良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尽可能的减重。

    护木和枪托被削减的尽可能轻薄,枪管也有所缩短,比如在有限的杀伤和射程变动下,三尺半到四尺二不等的管身,被精确的减到三尺一寸六分五厘,

    然后在试图采用用更坚固的材料和工艺,打造更薄更轻的管壁的努力,随着炸裂的极限测试事故,和攀升的造价上,相继受阻之后,开始转向考虑缩小口径的可能性。

    比如,在不大幅影响射距和穿透力的情况下,通过口径的缩减,有限减少装药和连带后座力的可能性。

    要知道这个时空,国朝的弹丸计量方式,居然是像另一个时空的鬼子战国时代一样,用称重来表示,于是一些细微的诧异,就造成了通用标准上的很大麻烦。

    最大的口径足足有半寸,最小的口径也有三、四分,因此,通过机械工具,精密测定的最后弹径,被定在了三分一厘两分。

    约等于一公分10毫米左右,也就是接近后世大多数近代枪支的选择标准,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捷径。弹径的确定也等于装药量的定标。

    (古代度量:l寸=10分,l尺约等于现代3。7厘米),

    这也是一个杀伤口径的临界点,根据在人类体型相近的猪类身上活体实验,在这个口径之上被圆弹打中的贯穿伤害和贯穿,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失能和放血效应几乎是相近的。

    而若是再小下去,则加工成本和次品率,又该上升了。

    然后枪机的结构也尽可能简化和整体成型,用水力锻压过的轻质铸件,这样七折八扣的一点点细节抠下来。

    居然就做出净重约十一斤的样品来,如果是骑兵用免刺刀和挂件的轻量缩管版,则只有八九斤而已。

    说实话,光看外形和分量,已经相当接近后世诸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夏普斯1849之类的遂发枪后期水准的。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