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五十章 再阅(第 1/4 页)

    鼓号喧天,旗帜招展,似曾相识的这种场面,我在回到广府之后,就见过一次,那是平定了清远兵乱之后的勤王诸师校阅。

    只是这一次,我已经成了其中的一员,需要全身披挂的正装骑在马背上,等待进入正街之中,接受欢呼和评定。

    我的左右,除了辛稼轩那班武学出身的军官外,其他人都多少有些紧张的神色,毕竟是第一遭参加这种场合,而站在看台上上品头论足,和站在街道中让人评论,又是另一回事了。

    士兵们更是涨红了脸,在士官的低声呵斥和约束下,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兴奋和焦灼的心情,要知道其中许多人,之前还生活在远州外藩,没这么熟悉和见识过广府的花花世界。

    因此我不得不主动的活跃着气氛,对着左右顾盼谈笑着作为减压的示范,用我宽慰他们的话说,就当作是我们前番因为临时召回而静悄悄班师,当初没赶上的凯旋式好了。

    这些话经过那些营头和团队官传到士兵之中后,他们的骚动和紧张总算较少了一些,却又开始有些愈加期待起来。

    当然,伴随着安远州传回来的各种消息和乱讯,原本的这场凯旋式看起来是遥遥无期没法指望了。

    今天是年底的小会操,也是新军初创半年后,拉出来的第一次亮相。所以上头格外拨给了一笔用来修饰和着装的款子,让我们准备校阅的行头。

    铳兵都带着绿褐斑纹的宽檐软帽,垂到腰下的锁子背心,而白兵和矛手则带着传统的圆边笠盔,连身的锁环甲,在胸腹肩背和下摆的重点部位,用条状铁片加强;

    少量的骑兵穿着带整片胸甲的鳞铠,戴轻便的小圆盔,军官们穿戴的则是更繁复一些的山文甲或是简式明光甲,简单花饰的銮兜;所有的帽盔后面都有遮阳透风的布片,上面都按照阶级和兵种缠着彩色绶带,作为装饰物,士官和军官缀有流苏和羽毛,作为身份标识。

    行进在队列里的猎兵什和捉生队,则多一件类似草绿迷彩的披风,

    所有的甲衣,都被皮带和挂具扎在紧身收袖的帆布服里,看起来比起那些衣袍宽大,随着披风鼓动的其他部队,更加精于利落的多。

    再次鼓点敲响之后,却是第六序列的右厢游弋兵马使的骑兵队,开始出场了,

    他们身着各种华美线饰的鳞铠或是涂成暗红色的明光甲,军将和旗手们都披着素色大氅,在各自队官的口号下翻身上马,按照距离和批次,一边踩着某种鼓点和节拍,一边努力安抚着坐骑,控制着缰绳,三五成列的拉成长队,徐徐走出校场而去,据说为了选到校阅前来的马匹,都是那些性情最温顺,最不容易受惊的类型。

    最后一次少量饮水和相互容装整理的口令传达下去之后,我们开始等待即将到来的下一个鼓点。我也顺便再次打量麾下的校阅人马,虽然队伍看起来也颇为整齐,气势也不错。但是相比其他校阅部队的兵强马壮或是阵容鼎盛,就没有太大优势了,所以被排到了押班尾的位置。

    作为现代人参加军训丨检阅的一点心得,用了一点点小手段,比如尽量让身高相近的人站成同列,按照身高优势从中间到前后两边的排序,以制造出某种相对整齐的视觉效果。

    而身高特别突出的,被放到前列拉开一定距离,作为排头和前导旗手。

    这也是火铳部队的一大优势,随着火器的普及,相对于传统军队中,对于士兵的身高体能方面的身体素质要求,也有所相对降低了。理论上将军事化的门槛,进一步下调,

    毕竟,只要能够操作娴熟,哪怕是一个体弱之辈,也能轻易杀死一个人高马大的壮汉,士兵服役期限和效率,也被相对的放宽了。

    只是我们今天的运气有些差,刚走出校场大门,老天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短暂的雷声滚动之后,风中带来了湿润而密集的气息。

    “下雨了,”

    我感受着随着头盔上的滴滴答答,流到脸上的湿润感,这样原本的铳刺和射击示范表演等准备好的腹案,都没法做了。

    “传令下去,执行丙字号预案……”

    长街大道的另一头,定鼎门前的阅兵场地中,已经笼罩在雷声隆隆和大雨倾注之中。

    哗哗作响的雨幕之中,看台上早就摊开了遮阳挡雨的幕布,没有遮蔽的也撑起了五颜六色的伞朵,却没有多少人避去躲雨,而是继续留在原地,因为台上的大人物们也没有动。

    大相国面无表情的看着在暴雨中四散奔逃,忙不住寻找遮蔽物的身影,

    他已经六十九岁了,抛去以辅政为名的漫长过渡期,他从父辈手上接手和掌握这个庞大的国家,也有三四十年了,这段时间长的足以消磨掉人生中的大多数东西,最后只剩下深深的倦怠,

    虽然他还算健康,相比同样年纪的朝臣们,并没有多数老人应用常见病,只有些腰酸腿软的小毛病,但是他觉得精神越来越不济,面对政事也缘来缘厌倦,如果不是清远之变带来的一连串变故,他本该在海南国领的温泉别宫里长期修养。

    而不是在这里坐视老臣子和监国的身边的派系之争,对这个国家继续保持足够的掌控力。今天算是难得有心情出来,在校阅上露个面,变相的展示一番幕府两代的亲善濡慕之情,以维持朝野的平稳。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