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两岸(第 1/3 页)

    银色闪电交叉在紫色火焰中的风雷旗,高高飘扬在充满水汽的湿润空气中,与另一面一大三小粉色团子构成的猫爪旗,一起交相辉映在秋色粼粼的水光之中。

    无数神色狼狈仓皇,疲惫不堪而走投无路的身影,成片成片的跪倒在岸边,向着这两面旗帜举手过头抛下武器,那些少数还想负隅顽抗的同伴和上司,则被这些大流给围拢起来,刀剑纷纷的刺倒砍杀,然后推滚下乱石,抛进河水里。

    显然,破釜沉舟的典故和寄望,没有能如期的让最后的奇迹发生。数面合围的铳射列阵,让任何反抗和突出的努力,都化作了绝望的泡影。

    在当地人的卖力指引下,我统帅的新军右厢,不,应该是游击军了,逐一扫平了郓州十县之后,追击着最后一股顽强的敌兵,终于抵达了黄河岸边,我麾下的散兵资序,也再次多了一千六百余名本地背景的兵员。

    当然了,虽然这些新附军表现的颇为卖力,我并没有指望过具体的战斗力,他们只是某种存在序列,为了让当地人安心和的某种意义上的变相人质。

    除了一个示范性的散兵郓州团外,其他人都被打散分派到散兵各队火什去,自然构成好几个老人监督和盯梢一个新人的日常制约手段,防止他们的相互串联和非正常接触,就算其中某些人有什么异心,也就很难翻出什么浪来。

    作为一个成功的上位者,不能光是靠恐怖和暴力,以及严厉的监视手段来掌控部下,同时也要擅长构建合理内部制度和运转体系,来达成内的平衡和制约,不给叛乱苗头和野心发酵存在的空间。

    任何事后的补救措施和追究手段,都已经落了下乘和失之被动,最好的办法是通过组织和制度的良性循环,来消弭任何不安定因素和异己分子存在可能性,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当得到和失去的不成比例之后,很多人自然就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

    这也是上位者成功掌握人心和大势所趋的基本手段,而具体到我的身边,各种要走的路还很长呢。

    不过,有这些本地人士引路,做起事来就自然事半功倍,这一路行来,游击军的主力五营,外加六大队辅军及十五团散兵,至少击破了七个军号的残敌,约大小二十二支兵马。

    虽然物资用度损耗无算,用这些各自为战的北兵作为磨刀石和历练,无论是新编的第四、第五营,还是整变后的辅军大队,也在持续不断的,大小战斗日常中飞速成长,战力初见规模了。

    但是扫灭境内的北兵还在其次,真正的重头戏实在后续占领和巩固战线,并且伺机阻断河北兵的南下,对于都畿道乃至洛都的增援。

    相信随着战线向着洛都推进,来自河北的压力和攻势,也会与日俱增的。这样的话,本地人士的协助,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起码短时之类是如此。这也是赵鼎用来劝说我妥协的理由之一。

    作为黄泛区的郓州,自古就有反乱的传统,特别是正当饥馑之年的时候,这里也是暴民四起的发源地之一,北朝平叛大军的屠刀,在这里染红过不止一次了,但是大乱之世,除了少数偏安一隅的地区外,总是杀不绝各种走投无路的亡命之徒,

    因此,郓州当地的驻军,更多是用来镇压地方的“防贼需要”,另一方面则用那个从军果脯为由,从当地征募兵员,发往异地戍防攻战,以抽减其青壮比例,减少地方反乱的风险,颇有些另时空铁血大送的风范。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物资,要想驱使当地人其为之卖命出力,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饥肠辘辘之下,她们可是不会去管这些粮食,究竟是是姓梁还是姓李的。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