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九章过场(第 1/3 页)

    洛都城中,纷纷而下的大雪越来越厚,彻底掩盖了弥漫的血腥和尸臭味。

    作为朝廷仅存的门面,刚刚被洗刷又重新涂过清漆的紫寰殿里,稀稀拉拉的朝班注视之下,不知道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恐惧而战战兢兢的大唐天子。

    这位面皮泛白的陛下,正在左右近侍和臣下,各色目光和表情的督促下,如同牵线木偶一般,用极高的效率,发出一道道决定无数人命运和前程的诏令。

    终于熬到了退朝的时刻,随着朝班之首的那个身影,消失在巨柱从廊的殿门之外,左右赶忙一拥而上,将闲赋依旧今天却难得勤政一番,几乎已经脱力的天子,搀扶下去,

    剩下的朝臣们也吁了口气,脸色也从尸体一样的青白色,慢慢恢复过来,至少今天殿上没有死人,他们又可以在惊惧不安中,多活一天能了。

    随着退朝而出的人流,就像是一个沉默而谨小慎微的群体,紧随在那个身影之后,其中没有多少说话的声音,因此在寒风之中的阶台之上,尽是朝官们杂乱无章的脚步声。

    穿过一道道大门和宫殿,那个身影终于停了下来,他的身边也只剩下一群真正的心腹和班底了。

    作为独据中原而威临大河南北,代行天子大政的一代权臣,他同样也拥有一班可观的班底,以各种朝堂或是幕下的身份,代行这国家运作的基本职能。

    同样也是师法数百年前大名鼎鼎的梁公,号称左右三率,六曹十郎将,内外五长史,麾下五骁四俊才十三友的格局。

    梁公一手所创立的龙武军系,在这个数百年变迁的时代中,同样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烙印和痕迹,以至于乙未之乱后的百余年间,被称为是龙武军内战史,而延续到至今的老军镇中,大多也要自称承袭过龙武军的渊源。

    连身为三代凌驾天子之上的权臣,也不能免俗,至少张氏祖上为瓜洲豪强大户时,承蒙梁公亲点,而拔举为瓜沙守捉副使。

    后来梁公率五军六卫十万健儿开疆域外,张氏子弟多景从,待远涉班师之后,散居于西北诸道,遂成一方将门世族,其中就有这一支的先祖张义潮公,因此也攀上了些许的龙武渊源。

    因而在权臣门下,同样号称四养十健儿,六锋将,东、西、内府三班的谋士臣僚,又有五节度,十九镇守为羽翼,雄踞中原诸道,横跨黄淮两河南北。

    而当初他的父辈,随勤王西军各部,护送出自北唐一脉的承光天子,回到洛都的时候,才不过是其中一路归义军麾下,一个小小前马都尉而已,因为形貌魁伟而彪悍善战,入的当时天子眼中,点为殿前择捡,选西军健儿以充勋翎策五府三卫。

    然后在东海藩大举进犯的洛都之围中,逆袭号称水陆十万的海藩军,火烧联营而一举成名,奠定了张氏一族专权都畿乃至河内中原的家世和根基。

    他的前半生几乎都在战斗,自从接替相继暴死的父辈与兄长们的位置以来,他不停的在和各种桀骜不驯的军镇斗,和那些虎视眈眈的海藩斗,在朝堂和那些野心家和异己分子斗,还如那些多如牛毛怀着天真的幻想,高喊匡扶大唐的忠臣义士,征剿那些饥寒无活而此起彼伏的暴民和贼寇,

    一点点一步步的将他们变成踩在脚下的枯骨,或是驯服成卑躬屈膝的走狗鹰犬,也建立起当世比肩操莽之类,令人敬畏的名声和功业。

    看着一列列站在纷纷扬扬的飘雪中,耸立如铁枪和雕塑的披甲将士,什么金紫冠带,旗伞华盖,都不过时浮云幻灭,这些才是他立身的根本啊,什么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唯兵强马壮者居之尔。

    自己是什么时候被居于朝堂中枢的舒适安逸和无所不在阿谀奉结,给销蚀了雄心和警惕性,以至于张氏一族的立身根基,差点就被觊觎暗中的逆流给反扑成功了。

    为此他甚至有些欣赏那些发起这场惊天祸变的那些士生学官,虽然只是作为被人利用和蛊惑的工具。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逐鹿天下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