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零二十三章 启新13(第 1/3 页)

    就算是偏安一隅埋头种田,我也没有放过对国朝二次北伐的关注力度,并且针对性的进行纸面和沙盘推演,日复一日的制定种种预案,来锻炼我的参事、参谋和幕僚在内的各套辅助体系和私人班底。

    然而

    相对对内监控和反间谍手段的完善,淮东镇在对外的情报收集领域,特别是针对北朝的情报刺探,就有些无能为力,或说是一直处在有力使不上的情况下了。

    一方面是因为没法建立起稳定的渠道和地下网络体系来,因为长久的情报工作和人员发展,也需要足够的人口基数和民生经济活动,来作为日常的掩护。而这正式民生凋敝的北朝治下,所正是缺乏的条件。

    另一方面则是战乱和灾荒造成的,千里不闻人烟而白骨露于野的现实之下,想要把安全而快捷的情报送出来,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更别说是让安插的人手,得以深入渗透和成功潜伏到一定位置上的渠道和可能性。

    至于从上层来招降纳叛,抱歉,至少我治下的淮东既没有这个身份和资格,也没有足够的名分和条件,来作为拉拢敌方内部的手段。

    目前也只有一些针对具体目标的短期武装刺探活动,以及少数个别从难民中招募的返乡眼线和坐探,因此,日常里能够提供给我们消息的层面和价值,都可以说是相当的乏善可称的。

    尽管所获的东西相当的有限,但对于西边正在进行的战事,我并不像后方的国朝那些人那么乐观。

    战争发展到了这个年代,想要通过一场或是数场重大的胜利,就将一个曾经占据半壁天下的政权,给打垮或是推翻的可能性,已经是概率极小的事情了。

    就像是我的淮东军,虽然对面北朝优势的军力,大多数时候重视能够占据上风,或是取得优势性的胜利,但不意味着我军就有能力,重新打进都亟道,乃至攻克洛都的实力。

    而北朝虽然大量的失地丧师,但是始终掌握着好些个战略要点和望要之冲。

    而这些个要点不能被拔除的话,看起来只剩一口气的北朝,就始终是残而不死,创而不绝的存在,始终都能够从黄河以北乃至西面同样残破的各道,得到更多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补充。

    这就会很容易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国力和资源消耗战了。特别是北朝前些年刚从生死存亡中缓过气来之后,自然就会格外重视和吸取经验了。

    而以我对于大梁军队的了解,还真的是乐观不起来啊。

    起码在前次北伐的一连串当中,损失了大量精锐和又经验的老兵之后,无论是岭内八道新募集的人马,还是海外的调回来的那些驻屯军,他们的数量虽众却缺乏过往的殿前军或是神机军,那种可以一锤定音的决定性攻击力。

    很容易就被拉进了堆人数和拼消耗的漫长拉锯和对抗节奏中去;然后一旦战事被拖到冬天,他们之前所取得的大多数胜利和战果,在呵气成冰的严寒面前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因此,我能想到最稳妥的办法,也就是步步推进,逐州逐县的巩固和消化,通过委任官吏和移民屯垦等手段;将北朝留下的统治痕迹和残余影响基本消除掉;这样下来一点点的剪除外围的羽翼和屏护,花个三五年时间大概可以逐渐推平或是困死洛都方面的抵抗和努力。

    然后还要尽管避免和防止,洛都方面的当权者铤而走险出逃河北或是河东,继续负隅顽抗下去的可能性。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