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哭(第 3/4 页)
然而他们争的是正统,并不代表着就倒向了西夏。相反,随着宋军紧逼,反而拧成一股绳,将梁氏激起的矛盾转移了。
时间也不对,宋朝七八月出兵,能在三个月内拿下西夏?拿不下。好了,冬天到来。
即便刘昌祚攻下灵州城,也灭不掉西夏,因为天气到了那时很寒冷了。而西夏的兵力可能被压缩在河西诸城,包括兴州城内。如何能攻下来?
并且还有辽国呢。他们会坐视西夏被灭国?
因此最正确的做法便是“中攻”。
种谔是一只独狼,不容易配合的,但也能利用上去。毕竟府麟路与鄜延路可以算得上是宋朝最强的军队。
先行拿下银州,并且立即将其坚守。然后将石夏宥州拿下后。所有城池堡砦全部催毁。但不能再深入了,否则供给便是最头痛的问题。
为何这么去做?
因为银夏宥这些地区乃是西夏老巢,大多数部族对西夏忠心耿耿,不易统治。因此就是得到了城池,也无法占领,否则两三百里的供给道路,就会成为宋军致命的道路。这个道理与当初王巨主动放弃盐州是一个样。
但银州问题不大,虽也是西夏老巢,但上有麟州,下有绥德军。援军可以随时到达,又能从延州与河东调来粮食与供给。
然而只要拿下银州,宋朝就能占据一半东横山地区了。
中路军目标更简单,就是盐州,或者顺便将后方与盐州一带的堡砦全部拨掉,然后就立即停下来。
刘昌祚的军队则是拿下萧关后,同样停下。
李宪目标不是灵州,到达天都山为止。但这么安排,中路军的兵力就要减少,两路兵力则要加强。
也就是两翼齐飞的战术。
大约到了这时候。天气也冷了。三军停下,待到来年,看辽国与西夏还有什么动态。如果不妙,巩固去年的战果。特别是加强兰州、屈吴山与天都山的防御力量。这样就能将西夏与河西走廊的联系隔阻了。虽然西夏也向甘、肃、沙迁徙了许多党项人过去,仍然多是回鹘人,这些回鹘人对宋朝一直很亲近。再加上西夏不妙,道路基本隔阻,这几州就能策反。
失去了河西走廊,还有萧关以南的地区。大半横山,西夏还靠什么折腾?
当然,如果形式好,也可以直接进攻。
而且到了第二年,时间更宽裕,后勤也能援援不断地调到前线,百姓更不会那么劳苦。再加上数月的巩固,可进可退。
但后面的可能性极小的,到了第二年,辽国还反应不过来吗?
可就是反应过来了,宋朝也吃掉一半西夏了。特别是商贸要道河西走廊。
然而这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朝廷无条件的完全相信王巨,让他总掌五路所有大军。否则各自为战,比如种谔继续不顾后勤,一个劲地往盐州跑,最后还是不可能会成功。
但这是不可能的。
就是无条件的相信,王巨也不会选择如此匆匆忙忙地进攻,风险性太高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