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酒语(第 2/4 页)
王巨很想说一句,皇上,你想得太远了!
不过还是认真的想了一想说:“种师道。”
种师道在史上做了什么,王巨还真的记不清楚,他只记得一件事与一句话,一件事则是东京保卫战成功名义是上张纲指挥的,实际指挥者就是种师道。因此又有一句话,师道不死,北宋不灭。
“种师道那他之后呢?”
“陛下,他之后,谁能知道?”
赵顼乐了起来,两旁大臣也乐了起来。
但王巨真的知道。后面厉害的猛人那就太多了,岳飞、韩世忠、吴玠吴璘兄弟、刘锜,这五个人随便将那一个拿出来,也比种师道厉害。
可现在这五个人都没有出生呢。
不过猛人再多又如何?有这五个举世无双的战将。南宋居然没有收中原,甚至还用十二道金牌生生将岳飞从朱仙镇强行召去。
想想就让人感到无语。
其他人却不知道,相反的,许多武将武臣心中艳羡哪,因为王巨这一说。想一想未来种师道的前程吧,那可谓青云直上了。
赵顼嘴张了张,想说一句,难怪你将种师道调到云南西路,敢情是磨砺其成长哪。
现在赵顼终于隐隐感到这种真正的培养人才的方法,可惜他醒悟得有些晚了。
大家散朝。
沈括却追了上来,说:“子安,切记永乐城啊。”
这是他好心了。
“永乐城与平夏城有何区别吗?”王巨问。
“似乎差不多吧。”
“看上去差不多,但差太多了,先平夏城缺水吗?”
不要说有葫芦川。因为其地势平坦低洼潮湿,即便没有葫芦川,在城中随着凿开几口井,也能取水了。
“再说民意,自从嵬名山投奔我大宋,对我大宋有好感的百姓,一起迁徙于大里河之南,继续留在大里河的各族蕃人,可以说个个对我朝没有好感的,但平夏川所在的各族蕃人。会象永乐城周边的蕃人那样仇视我朝吗?”
这一点也不能小看了,它在关健时候就能起到重要的耳朵与眼睛作用。
而且章楶此时已经去了平夏川,就此作了针对性的安排。
“看似永乐城,东有米脂诸寨。南有浮图寨侧应支援,可是米脂等寨隔着无定河,与许多大山,所以所谓的支援,只是所谓了。细浮图寨收复不久,孤于河外。能起到多少支援作用。不错,平夏城一起修建,同样孤立于北方,但在它的下方就是定川寨、熙宁寨、高平寨、天圣寨,特别是蔡公去了渭州后,在此广建屯田,不仅有大量驻兵,还有许多战斗力比较强的弓箭手。”
现在这些弓箭手一起改编为边军了,但也说明它的后方基础远胜于永乐城的后方基础。
所以这是一次极富于想像力,看似危险实际不危险的战略计划。
王巨将其命名为平夏川,实际还是叫葫芦川,但是从空中鸟瞰,表面上整个葫芦川成一个细长形,实际是一个压缩成二维的土星形状,两头细长,中间却很大,这块很大的地方就是王巨命名的平夏川,就在这里筑新城。
这么大水草丰美的平川,对可怜的西夏会产生多大帮助作用,
这一条还不是关健的,主要是其军事作用,它的上面就是萧关,西面就是天都山,东面就是环州,下面就是镇戎军。只要成功筑起此城,西夏人再也无法对环州侧翼产生危胁了,那么反过来,宋军上可以威逼萧关,西可以随时攻打天都山。
想一想,梁氏听到这条消息时,会不会拼命?
而且王巨想要伐夏,也需要此城,离得太远,粮草运输就是一个大问题,然而提前将粮草运到平夏城,伐夏时会节约多少劳力?
这些就没必要对沈括说了。
“存中兄,再说主将的军事才华,徐禧如何与章质夫相比之?”
有这四个原因,足够了。
沈括有些黯淡。
如果当初听种谔的话那就好了,总之,这个大科学家心思不是那么厚道,为什么当初听徐禧的话,徐禧正得赵顼恩宠啊,沈括想要巴结了结果自己没有巴结上去,反而掉到泥坑里。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