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大家都动手吧(第 2/4 页)
如果这些知州一个个学习安焘,这个银行司就没有办法落实下去了。
王巨看着范纯仁道:“范公,你以前一直反对变法,无非就是变法当中确实有一些弊病,也扰了百姓。但现在银行司呢?不错。齐商税确实让一些权贵巨贾排斥了,但这个市场会因为银行司出现,能做大的,就象我在泉州那样。也就是这些人虽付出一些商税,但会得到更多。实际真正打击的是高利贷。范公,难道打击高利贷是错了吗?”
不要与我说什么爱民,难道高利贷也是爱民?
“你与安焘关系很好,安焘这么做,让我如何处执?”
王巨有没有处执之权。还真有,未改制之前,中书就有处罚官员的权利,改制后顶多交给门下省审议罢了,但原来中书调迁或处罚官员,同样需要皇帝与两制准许的。
况且赵顼准许给王巨更多的便宜之权,门下省两个大佬还都是新党派的大臣。
“我写信通知他一声。”
“时间还来得及么?就是来得及,以他对我的仇视,会听从你劝说么?我向来主张对事不对人,然而安焘如此对事对人,是否是君子行径?”
在军事上范纯仁还真不敢质疑王巨,不过前段时间,他确实担心丝料啊。
结果露布贴出,真相揭开,他看了呆若木鸡。
至于有多少商贾或者其他人等,为了银行司的契股去主动地替朝廷购买丝料,这个不管的,但与科配肯定没有半点关系了。
这时他才想到王巨所说的一句话,你爱民,我更爱民!
不过这时他仍然认为安焘乃是一个君子,顶多做得有些小家子气。
他嚅嚅道:“太保,你说怎么办?”
“调迁到陕州吧。”
“不妥,”章惇道。
陕州在宋朝的位置极其重要,重要就重要在交通,特别是三门峡,然而苦逼也就苦逼在三门峡上了。
想一想每年得有多少货物调往陕西,船只到了三门峡立即受阻,要么用纤夫强行拉,要么就是搬上岸,用小车子慢慢推,这得动用多少力役。
后来换了免役法,稍稍好一点,也只是稍稍,想一想宋朝四十多万差役衙前,一年支付的费用却不足七百万缗钱,虽然里面有许多短役,但人均摊派下来,一个工作日能给多少钱。
因此陕州是宋朝一个重要的州,但在经济上影响却很小。
然而问题不在陕州,而在陕州附近的洛阳,想一想洛阳“窝藏”着多少诡计多端的老家伙吧。
“子厚,不得己也。没有大错,如果将他调到其他地方,说不定又有许多人对我疯狂的攻讦了。就在陕州吧,虽不及青州重要,但好在离京城不远。”
章惇还想说,范纯仁道:“就这样吧。”
他不是怕章惇,而是害怕李定。
…………
“子厚兄。这个鱼籽炖豆腐好啊,超级补脑。”王巨说道。
章惇哪里顾得上什么补脑,坐在桌旁道:“子安,如果这一回你就这么处理了。说不定还真坏了你的大计。”
随着银行司的面纱渐渐拉开,章惇也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