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担扰(第 2/4 页)
这可是六十万条鲜活的性命,不仅如此,两战下来,国家用费达到一亿多贯。仅是器甲的损耗,就有两千多万贯。
好了,原来王巨改良军器监,让九成禁兵,六成蕃兵保捷都换上了新式武器,然而随着诸将士的牺牲。这些器甲一起落到西夏人手中了,在前线看着西夏战士挥着宋制战刀。披着宋制精良铠甲,还有大量复合弓、神臂弓。兴奋地与宋朝将士作战。宋朝前线将士那真的是*了。好在神臂弓的小箭制造不易,西夏无法仿制,不然带来的后果会更严重。
这就是大势,没有四五年,百姓是淡忘不了的。
黄和又说道:“果然如少保所说,堕落了,留恋权贵啊。难道去杭州委屈了吗?”
杭州也是宋朝一个难得的好地方,论繁华度能排在前三位。
但文彦博心中真憋啊。
并且说都说不出来。
赵顼额了额首,然后将王珪、蔡确、张璪、蒲宗孟、范纯仁召进宫,章惇的诏命已经下了,但太远,最少还有好几个月,才能回到京城。
赵顼看着几人,将自己意思说了说。
几人都没有反对。
损失太重,对宋朝打击也太大了,这是宋朝的紧急时刻,确实需要王巨回来力挽狂澜。
只是王珪有些担忧,不管怎么说,王巨终是碰了长公主的,这会是王巨一个永远的污点,但现在的任命,位高而权重,以后必然又要执行齐商税政策,那么恨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不过他没有作声。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拉拢,还是哄骗,得将这小子弄回来。有这小子在,至少在军事上,那就不会出现大问题了。
黄和去了彼岸,不仅是黄和,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南方十二路发运使张商英,一个是江州知州葛少华。这两人一是王巨府上原来的门客,一个王巨一再推荐的人才。
而且官职够高,由他们说服,会比其他人更容易。
让这三人共同去彼岸下诏,或者说服。
这一去,又到了第二年。
船只陆续泊岸。
黄和跳起来说:“又变大了。”
“什么变大了?”
“城市,去年来的时候,哪里,哪里,原来还是空旷所在,现在却出现了房屋街道。”
“为何没有城墙?”张商英又问道。
“张公,这里与宋朝不同,随时面临着蕃人蛮人的入侵,所以需要建设大量城墙堡砦。但这里是一个个大岛,除了零散的土著人外,没有大的危害势力。一旦建设城墙,花费多,而且墙里墙外,将大伙强行分隔开来,墙里的人就会失去共同抵御土著的责任心。”黄和解释道。
两人时不时地说着话,葛少华却一直没有作声,但他心情很激动。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