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渔夫的故事(第 2/4 页)
若是用朱家铁匠说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寨子百姓不知好,若非王小郎,一把剑红利朱家能给五贯钱那就不错了,朱家当真是善人老好人?
元黑子一口气说完后,摞蹄子,不干了。
王全苦恼之下,只好找到王巨:“大牛,你劝一劝元黑子吧。”
王巨沉默半晌,大半天后说:“翁翁,这样吧,三牛,你过来,给翁翁讲那个渔夫的故事。”
知恩必报是应当的,可是这个报也要有底限,否则就是善良的小金鱼也会忍无可忍。
三牛奶声奶气地将一个童话故事讲完。
王全问:“那应当怎么办?”
“虽说尽量的平均,是整个寨子乡亲团结的原因。但那是去做背骡子,大家风险一样的。就是这样,寨子贫富也不是一样,有的来得早,有的勤劳,生活就会好些,住进了窑洞。有的因为运气差,或者家中没壮丁,或者不勤奋,只能住草棚。五指也有长短,况且是人。我就算了,元黑子可未受过多少乡亲们的恩惠。你不劝说寨子乡亲,却来找我劝元黑子。我怎么去劝元黑子?”
王全嘴解苦涩无语。
“小郎,大不了你进城吧。就算寨中百姓对你有恩,你也早十倍百倍报答了。”朱俊在王全走后劝道。
“进城?”王巨哑然一笑。
其实这就是人心,到哪儿都一样。
主要自己岁数太小,惮压不住人。不然自己强势将这一切领手起来,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矛盾。
所以有一句话,蛇无头不行。
不过这次矛盾太得很及时。
只要渡过这一关,寨子才能真正地欣欣向荣。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