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背骡子(第 2/4 页)
是有可能的。
不要以为有太阳,但得知道多少时间,才能辨别方向。
但哪里有时间。
有,在城中,最准确的不是沙漏,而是水漏,即便是水漏,那也是静止不动才会准确的。
因此在没有指南针的年代,又没有熟悉当地环境向导带路的情况下,往往就会迷路。
不过他们这行是见不得光的。
“你们都是宋人吗?”少妇从容问道。
“你们是山那边的?”
“山那边的?”
“横山那边的。”
“你们说是西夏人,我们不是。”
很正常的对答,实际是很古怪的对答,那就是语言问题。西夏那边汉人说汉语,羌人说羌语,延州这边同样也是。略有些地域的差别,不过久在边陲,羌人大多数会来几句汉语,汉人同样会来几句羌语,汉语是主流,羌语太乱了,有吐蕃人,党项人,吐谷浑人,以及唐朝留下的一些各大漠安置来的胡人后代。
朱清想了一想:“不对,你们是中原人。”
他是东家的管事,延州因为私货泛滥成灾,有来自宋朝北方各地的商贾,终于听出两个女子的口音。
少妇迟疑了一下道:“我们是中原人,这是哪儿?”
王嵬道:“大岙岭。”
“大岙岭是哪儿?”
“二叔,别说了,你将周边所有山岭名字报出来,她们恐怕也弄不清楚哪儿是哪儿。”王巨上前说道。
又看着两个女子。
“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这里都属于边境区域,王巨以前随二叔打猎,最远的还没有抵达到这里。
“我们迷了路,延州在那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