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23章 值(第 1/4 页)

    这些人的弹劾也不能说没用,只能说只有一根毛的用……

    因为这次尸骸游行,是经过赵顼同意的。

    王巨还刻意说了其原因,首先是花销。

    灭西夏都困难了,况且还要拿下吐蕃,如果不是时机不错,王巨可能会选择拉拢阿里骨,给他大量好处,以换取他安份守己。

    但连灭两国,未来会产生多大的花销吧。

    就象眼下,会州会战陆续结束了,三军将士得赏赐吧,牺牲的将士家属得抚恤吧。

    其实许多宋军十分有血性,宁死不降,有血性归有血性,人家用命对待朝廷,朝廷最少有所表示。如果朝廷以为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就会象宋太宗高梁河一战那样,拿下太原,看不到任何赏赐,三军不愿意奋战了,由是高梁河惨败。

    但这个赏赐不可能每人只给两三贯钱,最少》无>错》平均起来每人给三四十贯钱,大家才会心动,可此次参战的三军将士达到了十几万之众,赏赐与抚恤必会产生一个天文数字。

    然而想平灭两国,就必须这样做,有了丰厚的赏赐,再加上战利品也能瓜分到一些钱帛,没有参战的将士才愿意参战,参战的将士才愿意杀敌立功换取赏赐。

    三军士气就上来了,有了士气,才能平灭两个国家,这是根本所在。

    但这样,未来花费会更大,就算不加赋税于民,事实上王巨也没有打算加赋税于民,但这些财政终是从国库里拨出来的。因此越打到后面,越会有人用此做文章。

    不要小看了这群人,实际上胡人称王称霸,正是中原内部出了问题。就象五胡乱华,实际上东晋有数次机会能收回中原的,比如桓温,比如刘裕,但他们想做皇帝了,机会也就错失了。或如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打到最后,无法用兵了。然而各个藩镇开始割据了,唐朝无法中兴……不说别的,用人堆也将这群胡人堆死了!

    现在仍是这样,如果内部不拧成一股绳,再加上连伐两国,成功率依然不会太大。但这次机会错失,恐怕是永远错失了。

    所以有了这次游行,前线邸报说死了六十万军民。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或者朝中大臣来说,也仅是一个数字,现在将这些尸山骸海放在你们面前,让你们观看,那么还会不会说什么和平!

    当然,赵顼可没有让这支队伍刻意绕到司马光家门口,更不会同意王巨派门客带着手令。在司马光家门口大闹一场。

    不过也只如此了,以前司马光再三攻击王巨。不带王巨反击一回?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并且两人相比,司马光是百姓,王巨是州官好不好?

    也就是司马光种的因,现在开始收获这个苦涩的果实。

    还有一个隐形的用意,那就是民意。而民意这个东东,是可能操控的。

    就象王安石的变法,实际王安石确实隐约看出了一些东西,就象宋朝的赋税,整是唐朝的数倍。但为何宋朝更富裕。

    不要说宋朝税重!

    再重也没有****重,更没有美帝重!

    或者说宋朝盐贵盐是不贵,可有通信费,有柴油汽油费……好了,不屑玩盐这个低级东东了。

    而且通过青苗法,他已经看到了贷款的一些作用,通过市易法,他也看到了商业的价值……只是身在这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他看得不清楚,因此变法带来了许多新的弊病。

    但有的变法确实是很不错的,比如免役法。

    何至于让一个百姓用怮相公来唤猪?

    这就是某些人对民意的操持,更厉害的是袁崇焕,这个人并没有金大神所写的那么完美,有很多缺点,但至于磔刑后,满京城的百姓来分食他的尸体?更过份的是刽子手每割一块肉,老百姓排着队,花钱买这块肉当场生食。

    所以王巨在彼岸,只在基层执行选举制度,上层依然是精英任命制,民意这个东东,太不可靠。

    不过也不能小看了这民意,如果让某些人将民意操控,全天下百姓反对之,则会动摇更多大臣,这三年就有难度了。

    这次大闹的后果,整个天下百姓又会对往事议论纷纷,最少有一件事是许多人都承认的,伐夏之战如果王巨在宋朝,不会败得那么惨,王巨为何不在宋朝?就是司马光文彦博这些人用手段将王巨逼走的,幸好皇帝头脑忽然清醒过来,两次派中使去海外,将王巨再度请回来,这才有了连番大捷,才有了整个宋朝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以后,不论是谁,也不易操持这个民意了。

    最后就是连番大捷所带来的影响。

    现在的宋朝与后世的****差不多,好不容易壮着胆子派了一些船去南海围观美帝航母,但就是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无数****百姓激动澎湃。

    宋朝也是如此,积弱了许久,只要前线不断地取得胜利,管王巨怎么做,就是将司马光的家拆掉了,百姓也不会反对的。

    而且好消息又来了……所以这些人的弹劾只有一根毛的用,并且还不是头毛,而是更细的汗毛。

    大里河过去就是北绥州,宋朝未收回来的绥州地带,再往前就是横山。

    但这里的横山与王巨庆州战役的那段横山不同,庆州大捷过后,王巨的处理方法十分粗暴,主动投附宋朝的拉拢之,继续忠于西夏的则强行镇压之。可问题是两边的横山情况根本不一样,那边的横山总体对西夏忠诚度不高,特别是因为两国私商往来,让许多横山百姓意识到西夏的落后与税赋的沉重,所以宋朝略表现有那么一点强势,就会有许多部族会主动依附宋朝,况且王巨用了那么多反间计。

    这边的横山则不行了。他们是西夏的老巢所在,甚至当年李继迁能得势,这些人最少贡献了五分之一的功劳。

    这种敌意满满,即便有部族投附,刘昌祚也不敢收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嬉游花丛 全唐诗 如意小郎君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逐鹿天下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