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06章 钓鱼岛大海战(完)(第 1/3 页)

    在中日双方的主力舰激烈大战时,中国海军三个潜艇支队的十八艘潜艇已经从日本舰队后面兜了过来,在敌舰队后方2公里的距离形成了一个“h”字型包围网。

    此时,十八艘32型“海狗级”潜艇静静的悬停在水下,像伏击猎物的狼群一样耐心的等待着。因为日本的反潜技术不行,又没有雷达的夜视仪,所有的中国潜艇都把潜望镜和通气管大模大样的伸出了海面,只要不是全部浮起,在这个距离上,日本人是很难发现海面上的两根管子的。

    虽然他们使用的声响制导鱼雷命中率相当高,基本上不存在瞄准问题,对于阵位的选择比传统直航式鱼雷宽松多了,只要对准一个大致方向就好。但当时日本主力舰的周围布满了轻型舰艇,就算鱼雷发射出去,也只能击中那些“保镖”,这些鱼雷可分不清目标是驱逐舰还是主力舰,只有不是己方特有的音频识别信号,那就是敌人,打沉再说。毕竟现在中国的声响制导鱼雷也只是初级版的,最多只能分辨敌我,不可能做到像智能化鱼雷那样,能分清目标主次和诱饵。

    不过,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前不久,通过战场数据链传来的共享信息,负责本次战役潜艇指挥任务的第二潜艇支队支队长黄光夏中校,发现日本舰队的战列线解散了,而且轻型舰艇突然全体快速前移,原本完整的保护圈被打散了。

    0点33分,黄光夏所在的017号潜艇收到了旗舰伏羲号发来的攻击命令。

    “哈哈哈,终于轮到我们动手了”黄光夏放下耳麦后,就大笑起来。他刚才也得知友舰的雷击取得重大战果,已经摩拳擦掌了。

    他马上下令道:“命令各艇,准备攻击。现在马上分配目标……”

    017号到034号潜艇立即开始执行命令,它们收起了潜望镜和通气管,启动发动机以节的急速向敌舰队列驶去。虽说这里已经处于鱼雷的射程,但还是靠近点更保险。黄光夏准备在2公里的时候动手。

    在行进间,黄光夏忍不住说道:“高司令也太谨慎了我们的鱼雷那么牛,主力舰根本不用撤退来放风筝直接用鱼雷轰就好了……”

    旁边参谋长说道:“上头的命令是全歼敌军,高司令想的如何顺利完成上级给的任务,当然还是谨慎些好。如果只靠鱼雷也不保险啊的,毕竟刚才的天气太恶劣了,咱们这鱼雷又是新产品,能发挥多大作用,没打之前实在说不准。别忘了,按照上海那边传过来的战报,有八条鱼雷同时击中一艘巡洋舰的例子。”

    黄光夏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咱们的制导鱼雷虽然命中率很高,但如果运气不好,很容易出现重复攻击。即使是中雷的敌舰,只要发动机还没有停止,也会招来别的鱼雷……”

    顿了顿,他又高兴的说道:“不管怎么说,照现在的情况看,全歼日本联合舰队是没有问题的……”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中国的主力舰在停止回撤之后,又排成了战列线,用2门主炮向敌舰轰击了。

    由于日军主力舰速度不一致,最快的几艘装巡有2节,而速度慢的朝日、三笠、富士只有18节的速度,它们在追赶了一阵之后,距离就拉开了。此时,双方主力舰的最近距离是2公里,最远距离是2公里。

    于是中国舰队的六艘战列舰就把火力集中在了跑在最前面的出云、磐手、吾妻三艘装甲巡洋舰身上。

    出云号巡洋舰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日本军舰之一,它在原时空中是侵华日本海军舰队(第三舰队)的旗舰。不过在本位面它是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在战列线重新展开后,青城号和峨眉号的门0毫米主炮用了两轮齐射,就喂它吃了炮弹,将这艘976吨的巡洋舰送进了海底。

    英国和日本的军舰设计都很有“打火机”风格,特别是在他们的装甲巡洋舰上面,这种风格尤其明显。作为牛牛出品的出云号自然也不例外,它的主炮虽然是比较正常的2-毫米主炮,但它同样在两舷堆砌了2门副炮。

    出云号现在也尝到这种设计的苦果了。和前面几艘倒霉蛋的情况一样,出云号同样是被两发炮弹击穿了炮廓式副炮的弹药库,引起殉爆。出云号的舰体被剧烈的爆炸从中间撕裂,断成两截后呼啦啦的就沉下去了。由于它沉得实在太快了,上面的日本官兵连弃船逃跑都来不及,事后连一个人都没捞起来。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