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22 制导武器(第 4/4 页)

    这么说吧。这种雷达的波束中心线(即波束最强辐射方向)与天线机械轴(即波束旋转轴)成一定角度。当雷达天线连续旋转时,波束便绕着机械轴旋转扫描而形成一个圆锥体。

    而前面说了。空军的设想是导弹沿着波束的方向飞。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导弹在空中不是直线飞行,而是跟波束一起绕圈,呈现螺旋状飞行轨迹。

    导弹在空中打转转可不是什么好事,将直接影响攻击的精度,而且这还是最轻的,你想想,载机在空中也是要机动的,雷达波束自然也会跟着扰动,一个弄不好,导弹就会丢掉波束,结果自然是没办法击中目标。

    经过长久的实验,空军发现,这种雷达制导的方式不是不可行,而是极大的限制了载机的机动,这么说吧,除非载机四平八稳的做直线飞行,否则导弹几乎不可能击中目标。

    战场上轰炸机敢这么四平八稳的飞吗?肯定不行的,那等同于活靶子。所以这个看上去很有希望的驾束制导方案也被放弃了。万般无奈之下,空军只能朝电视制导这个方向努力了。

    所谓的电视制导,简单的说,就是导弹弹头是一台摄像机,经过它捕捉和瞄准目标,然后将目标的影像信息传递回载机,通过电视荧幕直观的显示在投弹手眼前。投弹手只需要控制导弹朝目标飞就行了。

    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也有不少困难。首先那个年月的“摄像机”性能很差,在高空和高速飞行中能不能准确的识别目标就是个问题。

    其次,“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必须传回载机,这又涉及到了信息传输的问题,前面说过了,那个年月无线电工业不发达,要及时准确的将画面传递回去技术要求很高。

    一开始,毛子就被难住了,又准备用有线传播糊弄,但很快发现,那个容易断线的老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无奈之下只能埋头攻关,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在1944年,这款极其简陋的电视制导炸弹诞生了。

    实话实说,当时这枚导弹性能真心不敢恭维,电视制导的导引头分辨率很低,反正传回载机屏幕上的画面惨不忍睹,模糊得只能分辨出大概的物体(十米计),就像是过度曝光而且焦距定错了照片一样。就是这样的“照片”还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有,时不时屏幕上就是一片雪花,得控制手猛摇天线或者猛锤屏幕才能再次收到信号。

    但不管怎么说吧,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哪怕是信号再差,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投弹手都能在十公里外发起攻击,而且导弹的攻击精度也能控制在一百米左右。

    也许在后世,这样的精度是惨不忍睹,但是在当年,已经算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了。哪怕这种第一代电视制导炸弹无法准确的攻击固定目标,做不到定点摧毁,但是红军却将弹头换成集束弹或者子母弹,专门用来从“防区外”打击和压制德军的高射炮阵地,为接下来俯冲轰炸机精确俯冲投弹扫清障碍……(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ss警卫旗队、呼延哈哈、醉酒无枫、闲读天下书、光辉的宪章和尤文图斯同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北齐怪谈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小老板 沉溺 万历明君 折尽春风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世子妃 风声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谍影:命令与征服 秘密部队之龙焱 红楼琏二爷 重生之民国元帅 沉香雪 大清要完 斗罗之墨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