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02 拉拢(第 3/3 页)

    所以李晓峰认为解放巴黎那是要容易得多,甚至只需要巴黎的十万法共振臂一呼,德国人就得歇菜。

    当然李晓峰也知道,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完全打动戴高乐,因为他关心的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成功的可能性问题,而是关于其个人地位问题。

    李晓峰立刻就给戴高乐送上了一枚定心丸:“共产国际将全面负责为您和法国**之间的合作搭建交流平台。法共愿意在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框架内发挥作用,只要未来的法国政府愿意承认法共的合法性,允许其参与法国的政治生活……”

    戴高乐自然能听出这是什么意思,无非是说只要戴高乐及其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承认法共(法国投降之后法共被宣布为非法,被强制停止活动),那么苏联就会让法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听从戴高乐的命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等于是把巴黎武装起义的指挥权交给了戴高乐。

    这对于戴高乐来说自然是非常重要,因为这象征苏联认为他戴高乐才是法国抵抗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为了坚定戴高乐的信心,李晓峰继续补充道:“为了帮助自由法国更好的开展解放巴黎的工作,苏联政府准备向自由法**队提供十万只半自动步枪、足以装备五个师的迫击炮和榴弹炮,以及300辆t-34坦克。”

    戴高乐立刻就惊呆了,对于他来说最大的痛就是军队必须倚仗英美的鼻息,自由法**队几乎是全套的美械,除了人是法国人,真心没有一样是法国原产的。这对于一个民族主义者来说,简直是急郁闷又尴尬。

    当然,戴高乐还想得更远,在这场世界大战中,因为法国早早就战败投降了,根本就没能从战争中学到什么。法国本土的军事工业几乎还停留在战前的水准,从军事学说到技术兵器都亟待更新。比如说装甲力量上,如果说战前的法国还处于世界第一集团,而此时的法国已经是二流开外奔着三流去了。

    实际上从战后的历史中我们也能看到,法国装甲兵尤其是坦克,那凄惨得简直不忍直视。一度只能拿摇摆炮塔的amx-13充门面,还得依靠美**援提供巴顿系列坦克。

    这里面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一个老装甲兵,戴高乐自然知道t-34所代表的意义。300辆t-34不光意味着法国可以摆脱美**援的钳制,还可以学一学苏联的坦克设计哲学。作为装甲战斗最激烈也最残酷的东线,苏联的t-34上有足够多让法国同行学习的地方。

    反正这三百辆t-34的单子砸下来,戴高乐都有点晕晕乎乎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苏联会这么大方。那一刻戴高乐真心是有点喜出望外了。

    可能有同志要说李晓峰同志,你出手也太大方了吧?300辆t-34就这么送给立场不明确的法国了,万一以后法国人公然投靠美国和英国怎么办呢?那不是肉包子打狗了?

    其实没那么严重,t-34之前已经给过美国人了,技术参数英美是一清二楚,保密等级实在没有多高。更何况三百辆t-34对红军来说也不算什么,当军委已经做出用t-54/55系列取代t-34,在未来t-34在红军装甲部队中也就是给二流部队用的。更何况早期型的t-34-76不管是技术价值还是寿命都已经大打折扣,乘着其还有一定价值的时候将其最大化难道不好吗?

    反正李晓峰对t-34的安排是既定的,五十年代以前,将所有的t-34-76全部处理掉,不管是赠送给友好国家(比如说t共)还是出口创汇,都必须将其清仓。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规模不能太臃肿。

    至于t-34-85,还是可以慢慢使用,毕竟其还比较新,而且技术性能也不完全落后,等到了中东战争爆发,完全可以出口给犹太人赚点银子。

    反正自从李晓峰提出了赠送t-34之后,戴高乐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还没有同意李晓峰提议,但是比会晤刚刚开始的时候态度要积极多了,很显然他已经开始动心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