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华夏行(2)(第 2/4 页)
雅科夫回答道:“中统和军统已经动起来了,不过军情六处和日本人的反应不是很强烈。”
“不强烈?那就给他们加一把火!”李晓峰奸笑着下达了命令。
很快关于某人来华的目的就有好几个版本的小道消息开始流传,有从大使馆泄露出去了,也有故意释放出去的。反正有鼻子有眼睛的,很像那么回事。
而这些乱七八糟的假消息让李尔文更加发愁了,她愈发地猜不透李晓峰的来意了……
与此同时,香港。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以及松本重治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接触,就汪精卫叛国的事宜作出最后的协商。
“贵方如何确保汪先生安全抵达南京呢?越南毕竟是法国殖民地,会不会不保险?”
“梅先生,你多虑了。帝国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只要汪先生能够安全地抵达河内,之后的行程不会有任何安全问题!”松本重治眯着眼睛打白条。
不过这样的白条实在无法让梅思平安心,老蒋可是一直没有放松对汪精卫的警惕,中统和军统的人都在关注着汪精卫的一举一动,拖家带口的出逃哪里有那么简单。如果日本人不能提供安全出逃的路线和方法,这条路可是相当的危险。
松本重治不屑地笑了笑:“梅先生,请恕我直言,您的胆子太小了。常凯申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位苏联特使吸引了,大部分中统和军统的特务都集中在那一头,这正好是汪先生逃离虎口的最佳时机,帝国特高课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只要……”
不管日本人如何说的好听,梅思平始终有疑虑,他对日本人不放心,之前吞下东北的时候,口口声声表态东北就是他们的底线,可一眨眼就入了关,紧接着又盯上了华北,反正一点儿节操都没有。
而且梅思平能看出来,日本人对汪精卫的兴趣并不是特别大,似乎认为汪精卫的分量不够,日本人更感兴趣的是能抓住枪杆子的人。很遗憾,汪精卫在这个方面一直都有短板,怎么补都补不上。
不过梅思平也没能耐代替汪精卫做出决定,他只能向那位汪总裁传达这个消息,剩下的,剩下的就只是听天由命了。
那么汪精卫此时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呢?悲观,对前途特别的悲观。骄傲的人都有一个特点,但他的骄傲被击碎的之后,他很有可能转向骄傲的对立面——自卑。
此时的汪精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卑的人。这从他同国民党几位军政要员的交流和偶尔的自语中也能看出来。
他说:“张悌说‘吴亡之际。乃无一人死节。不亦辱乎?’明知不能救吴亡。而惟一死自尽其心,然想自己死了之后,未死的人都要为奴为隶,这又何能瞑目到底,也不是办法。”
说白了汪的弦外之音是:“死不值得”。他还说:“和呢?是会吃亏的,就老实承认吃亏,并且求于吃亏之后,有所抵偿。”
另据记载。某次汪精卫曾问冯玉祥,大家都呼“抗战到底”,这个“底”在何处?冯说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在汪精卫听来:“这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
当然,并不是说从一开始汪精卫就是铁心叛国投敌,准备公然跪舔日本的臭菊。关于是否当汉奸和叛徒这个事儿,汪精卫也挣扎过,也徘徊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