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17 偷车风波(第 2/4 页)

    李晓峰想了想,井井有条的说道:“先,我觉得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做好各种意外措施的应对预案,最好是让中央一些关键部门提前做好准备,最好是马上就转移……”

    列宁的眉头动了动,说心里话,他不太喜欢这个论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某人觉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提前做好了应对失败的措施。那啥,列宁觉得这种搞法确实不太提气,甚至可能会伤士气。一开始,他直接就想拒绝,但是经过仔细的思考和琢磨,他认可了这个提议,虽说未战先怯不是个好现象,但谁能保证就一定能成功,万一失败了,中央的要害部门又没有应对措施,那还不得被连锅端?

    “很好,这个意见很中肯,还有呢?”

    其实导师大人能接受这一条李晓峰就很欣慰了,对他来说,只要能保证导师大人和中央委员会的安全,七月事变中损失再大也无所谓。只要有他们在。就能东山再起!

    “其次,我认为在给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施加压力的时候,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定要提防他们狗急跳墙,最好是将工人赤卫队动员起来……”

    李晓峰虽然没有把话万全说透,但是意思列宁还是明白了,这是某人在警告他。敌人恐怕会使用武力,对于手无寸铁的彼得格勒群众来说,弄不好就是一场惊天血案。

    但是列宁还真没办法接受这个意见。先,按照他的计划,就是发动群众然后借势。他不需要实实在在的武力恐吓,只要求气势能够压倒苏维埃,迫使他们让步就足够了。其次,如果提前动用工人赤卫队,带着武器上街游行,那意义完全不一样,很有可能在造成不好影响的同时又极大的刺激了苏维埃,可能导致那帮孙子真的就狗急跳墙了;最后,导师大人有一种侥幸,他不认为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有那么大的胆子。连尼古拉二世想做都不敢做的事,这帮懦夫能有这个胆儿?

    列宁断然说道:“这个意见不可取,不光是我,中央委员会也不会接受!”

    李晓峰苦笑了一声,他就知道会是这样。不过他也不打算在说什么了,反正发生一场惊天的血案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是能让彼得格勒的群众真正认识临时政府和苏维埃那帮孙子的嘴脸,为这帮孙子多拉一点仇恨,也算是间接的为革命斗争做贡献了。

    列宁见李晓峰半天没有开口,直接就下了逐客令:“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李晓峰吸了一口气。怏怏道:“没有其他的意见了,我只是觉得,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和中央委员会现在就可以开始转移了……”

    列宁相当无语的看着某人,你小子也太那啥了,不过看了看某人清澈的眼神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坚持,导师大人叹了口气,道:“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可以转移,但中央委员会现在决不能转移,我们必须要给群众信心!”

    李晓峰知道这已经是导师大人最大的让步了,不过他还是坚持了一下:“那么我要求立刻加强克舍辛斯卡娅宫的防御力量,必须有一只能够保证中央委员会突出重围的武装力量守备在这里!同样的我还建议加强真理报编辑部的安保工作,那里也同样的危险!”

    列宁愕然的看着李晓峰,导师现在完全明白了,某人不是担忧他的赌博行动,而是根本就不看好,只差没明着说一定会失败了。这很伤导师大人的自尊,当即就想全盘否定某人的建议。

    “我认为安德烈同志说得很有道理!”

    关键时刻,克鲁普斯卡娅的枕头风起作用了,六月九日那一夜她还记忆犹新,如果那晚不是红鹰团侦察连及时赶到,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吃一堑长一智,克鲁普斯卡娅决不允许列宁再以身涉险了。她用一个妻子所特有的方式让倔强的列宁屈服了,导师大人摆了摆手:“好吧,都听你的!你小子……赶紧给我消失,找不到幕后黑手,看我怎么收拾你!”

    消失就消失,只要列宁能答应这条意见,别说让某人消失,就是让某人滚蛋也无所谓,不就是幕后黑手嘛,哥根本就不用查,一准是黑色百人团做的好事。

    当然,李晓峰暂时还没有找黑色百人团麻烦的想法,七月事变中他们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直接充当了打击布尔什维克的开路先锋作用。李晓峰还需要这帮人照着剧本往下演,等科尔尼洛夫按捺不住跳出来的时候,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江湖三女侠 三国军神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北宋穿越指南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回唐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明末:帝国崛起 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