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92 纠结的人(第 1/2 页)

    当然低空突防的作用和好处谁都不知道,但这种战术并不是谁都能玩的。原因很简单,这对飞行员、飞行器以及导航要求颇高。别看1米的高度对普通人来说是望尘莫及,觉得那已经很高了,但是对飞行器来说1米的高度真心不算什么,一眨眼的功夫也就掉下去了。

    说不听点,飞行员打个喷嚏或者突然手抖,那这点高度说没就没,别说跳伞了,连心理准备恐怕都不会有。而且低空突防不是说只飞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以6公里的航程算,以ro-2的巡航速度也得两个多钟头。长时间超低空飞行,对飞行员的体力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具备这种能力。

    说完飞行员的问题,再谈谈飞机的问题,超低空飞行对飞行器的考验也是蛮大的。首先这种战机就需要比较理想的低空飞行性能,决不能笨得跟蛮牛一样,那飞行员得累死。

    其次,超低空飞行对发动机的压力也是蛮大的,稠密的空气带来的阻力很大,并且潮湿和炎热也会导致发动机可用功率下降以及可靠性降低。由此也会带来油耗增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超低空环境下,战机的航程会减小,原本能飞1公里的飞行器全程超低空可能也就剩6公里了。当然,这个问题对ro-2的影响不大,它那航程太富裕了,满油满弹攻击六百公里外的目标,哪怕是全程低空飞行也能胜任。

    真正制约ro-2低空突袭的关键问题还是高度表的问题。当年只有气压式高度表。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一种气压计,通过感知气压测算高度。而这种气压式高度表在超低空的精度是很成问题的,这么说吧,在1米以内的高度时它就不敏感了。也就是说实际高度是5米,这玩意儿可能也显示是一百米,甚至一二十米了,还是一百米。

    这就要老命了!前面说了。1米的高度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很少,尤其是对二战时期机械控制的双发活塞发动机动力攻击机而言,其本来就不是那么灵活,反应时间还少。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出事。几乎就没有挽回的可能。而此时高度表尼玛还是摆设作用,那简直就是玩命!

    请注意,危险的事项还没有说完。其实1米的高度对陆地飞行也没那么夸张,毕竟飞行员有参照物,有起伏的山丘、河流和树木。实在不行看房舍也能大概估算出真实的飞行高度。

    可问题是,现在是茫茫大海,天是蓝的大海也是蓝的,几乎是一马平川(请原谅我用这个词形容大海),根本就没有参照物。再加上长时间的飞行导致的精神疲劳,一个弄不好飞行员就分不清到底哪边是天空哪边是大海,这种情况出事实在是太容易了。

    而且单调的环境还带来了一个更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导航。不像陆地上有那么多参照物,哪怕是无线电导航不那么靠谱,依靠经验丰富的导航员一样能找到目标。可茫茫大海上哪有多少参照物可言?在导航器材精度有限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的经验,说实话,这真不靠谱!

    现在同志们知道在二战玩超低空突袭有多难了吧?这完全依赖飞行员的素质,如果素质不行那结果只有一个机毁人亡!

    那么此时红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具备这样的素质吗?请原谅我实话实说,只有天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切都要用实战检验,训练中能做到不等于实战也能做到,因为无论怎么样的训练永远也无法模拟出实战的效果。很多训练中表现出色的飞行员到了实战中就抓瞎,人类在极大压力下的心理反应实在是不好说。

    “但愿小伙子们能成功!”苏霍伊也在心中默默地祈祷。

    实话实说,小胡子此时真想和他一手训练出的这些小伙子们一起上战场,不光是他怀念战斗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他确实有些不放心,谁知道这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1岁的小伙子能不能做到?

    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了基辅号的飞行甲板,空勤人员忙着引导ro-2进入弹射位置,忙着给机轮挂上钢缆。随着一切就位的手势打出。随着蒸汽弹射器猛地做功,挂着两枚五百公斤航空穿甲弹的ro-2被猛地扔了出去。

    白色的蒸汽从开槽的汽缸里喷了出来,一时间甲板上气雾缭绕,以往这是让空勤人员最头疼也是最害怕的事情,在高纬度活动的航母最怕这些水蒸气凝结,一旦结冰就会引发恶性事故。好在这里是炎热的热带。高温让蒸汽不会凝结,这让甲板上的空勤人员可以安逸不少。

    一架接着一架的ro-2被弹射器送上了天空,然后开始编队,然后在后续起飞的雅克-3k的护卫下向西飞去。按照苏霍伊的要求,空中打击编队选择了较远的航线,先向西飞,然后折向北边,借此避开日军航母的战斗机巡逻编队。而这也使整趟航程达到了近3海里,也就是将近,最好的办法是同一时间在不同的高度投入大量的战机进行突击,让敌人顾此失彼。可是美国人组织的这一波次进攻。起飞时间相差太远,几乎都是以各自为战的方式投入攻击,这无疑就削弱了突击力量。

    更可怕的是,在进攻组织上美国人也存在问题,比如从大黄蜂号上起飞的十五架tbd和之前从中途岛上起飞的tbd一样都是在没有战斗机的保护下投入进攻的,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全军覆没。唯一的作用就是将日本舰队上空护卫的零战吸引到了低空,为企业号和约克城号上飞来的sbd创造了攻击机会。

    不过这只能说是美国人的运气不错,试想一下,如果sbd和tbd能一起进场攻击,那么无论怎么样损失都会更小。如果更进一步,f4f也能跟进掩护,那么这一波的空袭完全不应该是那么悲壮(后续跟进的12架tbd哪怕有f4f的掩护,也被击落1架,射向飞龙号的鱼雷全部打水漂)。

    纵观整场空袭,美国人的组织真不能说有多好,始终是用类似添油战术一点点往里投入,虽然搞掉了日本的四艘航母,但是其组织决不能说很成功,基本上就是各自为战。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