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496 一切都太少了(第 1/3 页)

    保留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李晓峰立刻就像当年列宁结束战时**政策之后那样立刻开展新经济政策,因为,嘿嘿,因为那是作死!

    现在的欧洲已经完全没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了,当国家信用被破坏殆尽、当所有的物资够高度缺乏的时候,市场的调节作用无疑无限的接近于零。看看1945年的欧洲,哪怕是你有黄金白银也别想在正规市场上买到你需要的物品,你只能去黑市。实际上当年黑市上的物资都十分紧张,有钱(特指贵重金属或者美元)也不一定能满意而归。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一切都交给市场,真心就是作死,如果真有这样的统治者,分分钟也会被暴怒的国民掀翻在地踏上一万只脚。

    那么当年的欧洲是怎么走出低谷的呢?可能有同志要说了,是美国的援助!是马歇尔计划!历史课本上确实是这么教的,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援助也相当的关键,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支撑欧洲国家走出1945年到1953年低谷的是很多同志想都无法想象的计划经济!是的,同志们,你们没有看错,就是计划经济,甚至可以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在那几年中,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荷兰、意大利或者比利时、丹麦、挪威,实施的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克莱门特.艾德礼大家伙都熟悉吧,其传记记者是怎么评论这位工党首相那几年的工作的?

    “国家计划和国家所有制在1945年至1951年那段时间,是工党实施社会主义原则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组织战时动员的结果。”

    这么说吧,控制工业、社会服务与经纪服务,然后进行国有化(主要是矿藏、铁路、商品运输和公共事业)以及对医疗服务的规定是1945年之后工党的施政纲领。简而言之,自由经济被高度的管制起来。

    不光是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就拿法国来说,航空运输、银行、32家保险公司、公共事业、矿产、军火企业、飞机制造业包括汽车巨头雷诺统统收归国有。

    甚至,在1945年12月4日,让.莫奈向戴高乐总统提交了他的《工业设施现代化计划》。一个月后,便成立了以莫奈为首的“计划总署”。之后,莫奈为各门工业(采矿、电力、运输、建筑材料、钢铁、农业机械、石油、化工、化肥、船运和合成纤维)设立了现代化委员会,实际上这些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制定计划。在“计划总署”成立一年后,其提交的第一份国家计划就由法国内阁毫无异议的通过了。

    当然,莫奈的“计划总署”比苏联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计划委员会还是高明不少。其指导方针不是那么机械,比如不像苏联同行制定计划的时候会具体量化,会规定一个生产配额。莫奈的计划都是指示标,只设定目标不规定具体产量。而苏联的计划主要缺点就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量数字。“莫奈计划”只限于向政府提供战略和平衡手段,以便积极地培养某些经过批准的目标。

    这么说吧,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整个欧洲都采取大体上类似的方案计划经济。因为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必须集中精力办大事。必须让国家掌握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然后比较合理的分配下去,这样才能生存。而市场经济,说实话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当的弱,更何况欧洲这个市场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老百姓几乎都丧失了购买能力,这时候商品经济就玩不起来了。

    当然,计划经济不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集中精力办大事,所以大部分实施计划的国度都倾向于增大公共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占据了绝大头。但是这样一来,留给食品和住房方面的投资就相当的少了,而留给医药、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的投资就更是少之又少,至于非关键性消费就是零。

    这种经费支出的格局本身就不会让任何老百姓高兴,尤其是在那些早已长期遭受物质紧缺的国家里,老百姓的意见自然是更加的大。问题是如果不这么花钱,没有公路、铁路、工厂就无法让商品和物资很好的流动起来,也无法换取宝贵的外汇,从长远看,国民经济依然只能在低层次挣扎,未来一样是灰暗无比。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小老板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希腊神话 折尽春风 红警军团在废土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三国军神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纸牌 1717新美洲帝国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清要完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三国之蜀汉中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宋穿越指南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