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70章 不想不敢不能(第 2/3 页)

    失误之一,祝植淳跟他不熟。两人差了近2岁,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大相径庭,共同话题实在不多,换正常状态时的潘中富,肯定会先从祝二先生或者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高尔夫球场说起,先拉近大家的距离。

    失误之二,这一桌人员配置有问题。潘中富是老板,王天明是朋友,两人算是平行关系。另外三个,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律师,一个是翻译,大家是雇佣关系,这个场合,潘中富不点名问,懂点事的人绝对不会随便开口。至于祝植淳、孟茵云、边学道,一个比一个傲,都不是陪聊的人。

    王天明看不下去了,帮着潘中富活跃话题,不过他实在不是一个活跃话题的适当人选。

    大家身在法国,就说到了奢侈品,加上潘中富刚说了他参加的那个“cpol课程”班,话题又延伸到了“上流社会

    本来有些东西,在潘中富嘴里说出来,就是简单讲个笑话,可经过王天明这个有点愤青思维的学究一发散拓展,话题热度就上来了,不自觉参与话题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连祝植淳和孟茵云都参与了进来。

    潘中富说回国前,得去一趟香榭丽舍大街,把许诺老婆的包、香水、化妆品、衣服买齐了才能回去。他跟裴桐说:“我老婆个子跟你差不多高,就是比你胖两圈,到时得麻烦你帮我试衣服,还有都去哪家店,你也帮我参谋参谋。

    裴桐说:“我是学生,那些高档品店只在橱窗外面看过几眼,没进去过,这个忙我怕帮不上。”

    关于奢侈品的话题由此展开,王天明最后总结说:“世界奢侈品消费主体是40岁至6岁的人群,因为社会主要财富集中在这些人的手中,而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体为2岁至45岁的人群,这一点是很反常的,这透露出,中国的社会结构、消费结构,存在很大隐患。而且,需求不振与奢侈品偏好如此不协调地拼贴在一起,让人难以理喻。”

    王天明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往祝植淳、边学道三人这边扫了一眼。潘中富看见了,心说我地个乖乖,这个书呆子怎么唱了这么一出?

    奢侈品?

    无论车、化妆品、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有比酒庄更奢侈的吗?刚才是在酒庄中介遇见的这三人,现在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消费结构有问题,还说财富年轻化,这简直是当着和尚骂秃驴

    王天明确实看祝植淳、边学道三人不爽。

    他跟潘中富相识几年,了解潘中富的脾气秉性,知道潘中富外圆内方,平时笑面对人,但骨子里不大看得起人。今天在中介公司,潘中富跟祝植淳搭话的场景,王天明都看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个年轻人,十有七八是个官二代,因为单纯拼财富,让潘中富这么自降身段的家庭没几个,而他没听过哪个富豪家族姓祝。

    想着自己读了一辈子书,教了半辈子学,儿子想在上海买个婚房,自己却拿不出多少钱,想到这个他就郁郁难解。若不是为了钱,他也不会点灯熬油给报纸写稿子,也不会上电视台的节目按照人家的意思说这说那。

    反观他那些从了政的同学,到了他这个岁数,只要坚持下来的,大多实权在握,区别只是权力大小而已,可是再小的权力,也是权力,有权力就能寻租。他一个同学,在县城土地局当实职副科长,升官6年,燕京一套房,上海一套房,省会三套房,还有若于商铺,每每想到这些,王天明就觉得非常压抑,所以他经常在写给报社的文章里问一个问题:当官发财的社会规则什么时候能改一改?

    因为讨厌当官的,所以连带着也看不惯他主观猜测的“官二代”祝植淳三个人。王天明看不惯一个人,那是绝对没好听话的,而且不分场合。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学校里蹉跎多年没有寸进的原因。

    王天明说完,潘中富打圆场说:“扯远了,中国从古至今都是老子赚钱小的花,加上没有遗产税,跟啥社会结构、消费结构没关系。说白了就是一夜暴富的人多了,各种人参差不齐,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就不听话。再者,像我老潘,没啥文化,大老粗一个,有些东西是生来带的,改也改不了,学也学不会,也不懂鉴赏古董啊红酒啊啥的,可有些场合见了人必须得显示一下实力,那咋整?就得挑贵的买,挑大家都说高档的买,不然我天天这么忙,总不能再去学个鉴赏啥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娇瘾 慢性沉迷 理我一下 不及你甜 刺青 玫瑰与西服 人鱼崽崽饲养APP 小浓情 深空彼岸小说 谁把谁当真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逢春(冯橙陆玄) 蚕枝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文物不好惹 热望 悍将 你如北京美丽 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