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下)(第 2/4 页)
他一言一动,都有人盯着,甚至代表着某种风向。
随便说什么话,指不定就把自己放到了火上焚烤,甚至还有可能连累到了家族,这点不可不察。
众仕子各怀心思,吵嚷喧嚣之际,就有一个白苍苍的老头走了进来,一礼笑道:“各位公子请担待,我家老爷日前进山,修身静思,想必是去了白马洞参悟先贤精神,不能面见诸位。”
见到众学子十分失落,老头又道:“诸位也不必失落,老爷离开之前,曾经留下一封书信,或许就有关系此事的解答,不妨看看再说。”
说完就递上一张信笺出来。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由荀攸接过信封,展开一瞧,就仰头不语,起身向北一礼,叹道:“老师学究天人,近年来更是能知祸福兴衰,所言当不会有错。我等就此散去吧,各奔前程。”
当下,信纸传向所有人的手中。只见上面笔迹有如云烟,淡淡然汩汩然:“躬耕自守,潜心苦读;上为天子,下为黎庶。”
纸上没有什么长篇大论,写得很是直白,完全不虞理解不了。
字里行间充塞着淡漠知足情怀,与司马先生的性格倒是十分契合。
可这,却并非大家伙儿所来本意。
说好的传檄天下,口诛笔伐,再说动诸侯,诛除奸相呢?
好吧,他们的确是想多了。
这些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心情如何变幻就不是别人能够胡乱猜测的了,说不定,还真的有人去往长安应召。
更说不得会有一些人投奔其他诸侯,与如今的朝堂兵锋拼个你死我活……
只能说各有缘法。
在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的时候,能看清前路、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的,毕竟只是极少数大才,或许还有着某些幸运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