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低开高走(第 4/4 页)
为了一次性打开漫威电影宇宙的局面,萤火虫集团史无前例地投入了8000万美元营销预算,几乎相当于制作成本的70%,远超业内平均30%到50%的营销成本比例。
《钢铁侠》其他合作品牌的联带营销投入更是难以预期。
按照《钢铁侠》2亿美元的制作和发行总投入,影片原本至少需要全球6亿美元票房才能收回全部预算。6亿美元,恰好就是原版《钢铁侠》的全球票房。
艾瑞克从一开始就不打算从《钢铁侠》的票房中获得收益,只寄希望于影片成功之后,通过后期的dvd以及周边产品创造利润。甚至,哪怕整部《钢铁侠》都没有为萤火虫集团带来收益,只要能够打开漫威电影宇宙的局面,艾瑞克都可以接受。
现在的情形却远超预期。
首周末三天破亿,虽然此时学期制度各地不一的北美还没有全面进入暑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日的票房发挥,但影片首周票房至少也能达到1亿3000万美元左右。
而且,即使五月份不能算是最核心的暑假档期,但有失去必有得到。
整个五月份,除了《钢铁侠》,随后三周的几部重点影片,派拉蒙的《西点揭秘》、哥伦比亚影业的《偷天陷阱》、环球影业的《诺丁山》,明显都不可能对《钢铁侠》造成太大的威胁。
这也就意味着,整个五月份可以任由《钢铁侠》毫无阻碍的尽情发挥自身的票房潜力。
按照《钢铁侠》当前的口碑,影片随后三周的单周跌幅显然能够轻松地控制在30%到40%之间,甚至可能在一个月内就冲击北美票房3亿美元的高位,影片的北美总票房更是可能达到4亿美元大关。
北美4亿美元的总票房,这已经足够《钢铁侠》收回全部制作和发行成本。
此外,由于艾瑞克个人的知名度加成,影片的海外票房也超过了预期。
通过萤火虫集团的强力运作,英国、法国、曰本等多个海外核心票仓同期上映的情况下,《钢铁侠》在海外的首周末票房累计同样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甚至比北美还高一些,初步估计为1亿2600万美元。
上映三天,《钢铁侠》的全球票房就已经达到2亿3200万美元。可以想见,影片超越原版的全球6亿美元票房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事后分析,艾瑞克逐渐意识到,原版《钢铁侠》全球票房潜力应该远不止6亿美元,最根本原因肯定还是出在发行方派拉蒙影业身上。
现在身处好莱坞,即使不带任何偏见地评价,艾瑞克也能够感受到派拉蒙影业受到雷石东意志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极端保守态度,这家电影公司在影片制作和发行上处处都表现出一股短视的小家子气。
最明显的例子就在三个月前派拉蒙为梅尔·吉布森制作公司发行的那部《危险人物》。
由于没有参与投资,派拉蒙不但在发行上丝毫不尽心,甚至还将这部耗资9000万美元的大制作影片丢到了2月份这种如同坟场一样的档期里,甚至连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复活节档期都不肯给予。
虽然在发行和档期上处处受到派拉蒙的歧视对待,《危险人物》的最终北美票房依旧达到了8000万美元。
可以想见,如果能够拿到一个更好的档期,哪怕只是随后的复活节,《危险人物》轻松破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派拉蒙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发行费用。但派拉蒙还是将复活节档期让给了自家默默无闻的《扫荡三人组》,这部影片现在的票房才堪堪突破1000万美元。
曾经的《钢铁侠》和《钢铁侠2》,发行方都是派拉蒙影业,但制作方却是漫威。
可以想见,以派拉蒙一贯的风格会如何对待这两部影片。最终《钢铁侠》和《钢铁侠2》的全球票房也都只有6亿美元左右。
到了《钢铁侠3》,发行方终于转到了迪斯尼,虽然影片的口碑创造了系列新低,但全球票房却直接冲12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前两部影片全球票房的总和。这其中固然有漫威电影宇宙全线崛起的人气加成,但前两部作品票房的偏低,显然也与派拉蒙在发行上的保守与歧视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