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名单(第 3/4 页)
你真以为这两大强国不敢动你么?
林子轩倒没有这么自信,他虽然有名望,不过日本人要真想刺杀他并非难事。
在民国时期。遇刺的名人有不少。
1913年,宋教任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随后不治身亡。
1931年,宋子闻在上海北站遇刺,他的秘书被打死,他侥幸逃过一劫。
1934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材从杭州回上海的途中遇刺身亡。
这都是颇为有名的人物,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没有人绝对安全。
日本方面之所以没有刺杀林子轩,一来的确是顾忌他在上海的声望,包括和各方的关系,第二个就是林子轩以往没有触及到日本人的底线。
林子轩的确有反日的倾向,却还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
日本方面更为关注的是中国政商两届的人物,政界有权势,商界有资本,政商两届的人物才是影响中国的势力。
文化界的名人当然也有影响力,只是没办法对中国局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说的就是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
说白了,文化人只会耍嘴皮子,不会干实事。
所以,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界的名人一直采取拉拢收买的态度。
这一次,林子轩的做法让日本方面感觉到了不安,他们把林子轩放入了黑名单之中。
这份黑名单是日本在上海的情报机关根据搜集的情报做出的判断。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