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不仅仅是文学(第 3/4 页)
国际笔会是一个国际性的作家组织,加入其中就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但他这个时期已经信奉了马克思主义,正在积极的申请加入组织,处于被组织考察的阶段。要不要加入笔会需要慎重考虑。
最后他请示了组织,组织经过思量,批准了郭沫偌加入中国笔会中心的请求。
组织认为这样有利于在中国笔会中心有自己的声音,这个笔会中心不能被资产阶级自由派作家垄断。要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能量。
就这样,创造社的成员加入了进来。
相对于创造社,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较为复杂,根据各人的政治倾向不同,分成不同的小团体,有人想要自由自在。有人则热衷于社会活动。
林子轩邀请了郑震铎和沈燕冰等人。
在林子轩的心目中,中国笔会中心不是他的自留地和后花园,而是一个能够真正反映这个时代中国作家群体的组织,能够全面的展现中国文学的面貌。
所以,他在出邀请的时候,只看写作才华,不看政治倾向。
由于对苏联的批判,他和文学研究会的不少成员都有过颇为激烈的骂战。
郑震铎愿意加入,沈燕冰则拒绝了。
在北平的新月社和现代评论派极力支持林子轩,徐至摩和闻易多都在其中。
在女作家方面,林子轩邀请了刚刚从英国国的冰欣和中国第一位女教授陈衡浙。
在新文学的作家群体中,冰欣成名较早,在1919年便开始表文章。
不过陈衡浙更厉害。
1917年,她在美国用白话文创作了第一篇小说一日,反映了美国女子大学新生在一天中的生活,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