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写作的人(第 3/3 页)
1931年,在国内走投无路的他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申请被驱逐出苏联。
在这封信的开头他自称是“一个被判处极刑的人”,他诉说了自己在国内的遭遇,处在被全面封杀的状态,被人恶意的攻击和抹黑,甚至是妖魔化。
在信件的结尾处,他说:“我申请和妻子一同出国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这里我作为一个作家走投无路。在这里我作为一个作家被判处了死刑。”
他仍然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高尔基的帮助下,扎米亚京最终离开了苏联,定居在巴黎。
在回去的路上,林子轩进行了反思,文学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作家?
作为一位穿越者,作为一位依靠抄袭成名的伪作家,他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是就这样混上一辈子,还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他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穿越以来,他就不断的成长,思想在不断的变化。
刚穿越的时候,他只想一个人过着舒服的日子,不去理会别人的死活,所以他抄袭的无所顾忌,以赚钱和出名为最终目的。
后来,他认同了自己的出身,承担起家族的责任,就收敛不少。
他树立自身的形象,维护家族的利益,成为上海有名的士绅,参与到上海的发展中来。
此时此刻,在莫斯科,在远离中国的地方,他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
与此同时,苏联的马克思理论研究室的理论家们做出了决定,不承认林子轩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
他们认为这个论断并不科学,没有理论依据,只是一位无党派人士的突发奇想。
这是他们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在他们心中,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应该由苏联的理论家来划分,而不是其他国家的人。
他们把文件归档,就此放下了这件事。
林子轩的名字和这些文件一起成为了尘封的档案。
这充分表明了苏联国内在这一时期的自大倾向,他们觉得自己的革命获得成功,就开始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指手画脚,认为其他国家的革命都应该听从苏联的指导。(~^~)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m.piaot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