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百花齐放,良性竞争(第 3/3 页)
在梨园行,这就是规矩。
孟晓冬把这个规矩带到了歌舞团里来,此时的歌舞团早已不是当初的八个人了,而是有几十号人。
人越多,矛盾就越突出。
黎锦挥作为歌舞团的负责人,提议要培养更多的歌星,让她们良性竞争,避免一家独大。
他本身就是作曲家,这些日子也写了不少曲风轻快的歌曲,适合少女们演唱。
第一个推出来的是黎锦挥的女儿,黎铭晖。
这个小姑娘有一张娃娃脸,长的天真烂漫,很适合唱一些欢快的歌曲。
林子轩为她写了《童年》和《世上只有妈妈好》。
《童年》是后世耳熟能详的歌曲,曲调轻松明快,只是要把其中的歌词稍微改动一点。
《世上只有妈妈好》则是一颗催泪弹,曲调简单,歌词易懂,唱出了对母亲的深情厚爱,无限依恋。
这是林子轩在做实验,如果这首歌受到了欢迎,那他就会把《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电影在民国时代翻拍出来,而且故事情节和这个时代并不违和。
可以想见,到时候影院内会是一片哭泣之声。
黎锦挥对《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加赞赏,认为这首歌比那些靡靡之音更有教育意义。
和郑证秋一样,他们这一代人之所以搞音乐和话剧,都有一种使命感,认为可以教化民众,救国救民。
看起来很理想主义,但他们内心里真是这么想的,而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林子轩其实是准备打造不同类型的歌星,有专门唱抒情情歌的,有唱民族类的,有唱欢快舞曲的,这样才能百花齐放,良性竞争。
至于合作对象,还是上海百代唱片公司。
不过他已经打算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了,等到万象书局在全国各地打开发行渠道,就在上海建造唱片制造厂。
总之,还是那句话,林子轩需要大笔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