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来(第 3/4 页)
主要的花费是给演员的薪酬上。
按照此时的市场行情,戏曲名角灌录一张唱片的薪酬是500块到1000块不等,因人的名气而异。
到了三十年代,薪酬继续上涨,百代公司给戏曲名家余叔言开出的酬金是每片5000元。
这是什么概念?
林子轩写《射雕英雄传》,稿酬是千字三块钱,他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写完一百万字,得到的稿酬是3000元。
这个年代银元的购买力还是很强大的。
举例来说,林子轩给平禁亚开出的工资是每月180块,一般的编辑每月80到120块不等,中小学教师工资是40块左右,打字员月薪是30块,办公室秘书最低50元。
在上海单人租房每月六块左右,吃饭包月需要十块钱,下馆子的话一顿饭花不了一块钱。
坐黄包车更便宜,也就是一两角钱。
一个单身汉,如果一个月有40块钱,就能在上海过上不错的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灌录一张戏曲唱片五千块是多么高的薪酬,当然这是对于顶尖的戏剧名家来说的。
相对于戏曲名家,歌星的薪酬就要底的多,灌录一张唱片基本上就是一两百块钱。
这是因为戏曲名家已经成名,有观众基础,唱片不愁销量。
而歌星发唱片就要看市场反应,风险太大。
再者说,戏曲演唱需要几十年的功底,而歌星只要嗓子好,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稍加培训就能演唱流行歌曲,这也是歌星酬劳底的原因之一。
孟晓冬灌录这张唱片拿到了150元的酬劳。
唱片公司给发行商的价格是一张唱片两元钱,唱片的材料成本才两角钱,就算是加上各种人工费用,唱片公司也能赚取将近一半的利润。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