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第 3/3 页)
整部故事片他自己导演,自己编剧,自己摄像,自己剪辑,自己冲洗,除了演戏外几乎所有工作都由他承担。
听起来像是一个玩笑。
此时上海的电影公司大多都是由外国人控制,只有少数几家小型的电影公司是国人所有,比如中国影戏研究社,就是由上海电影爱好者组建的,还有新亚影片公司和已经倒闭的幻仙影片公司等等。
这些小型的电影公司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资金少,承担的风险大,没有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更多是起源于个人的兴趣。
一旦一部影片赔本或者拍摄时出现意外,都能导致公司破产倒闭。
但杜予就是如此,他没想过电影会不会赔钱,只是脑子一发热,凭着对电影的热情,想要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然后就不管不顾的准备拍摄。
他甚至打算在闸北区搭建一座露天的布景。
为了这部电影,他没少找朋友借款,反正就算电影赔钱,大不了再去画美女还债就是,他内心比较乐观。
正当他找周瘦绢帮忙的时候,周瘦绢把他介绍给了林子轩。
林氏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比较适合但杜予的电影拍摄,而且周瘦绢认为林子轩从美国留学归来,更加容易接受电影这种艺术形式。
林子轩的确对电影感兴趣,来到这个时代,他还特意到戏院看过电影。
可惜经过后世3d大片的熏陶后,再看这种画面粗糙的黑白默片,除了怀旧外,他没有任何的感想,而这个时代的人还看的津津有味。
他倒是想把后世的电影剽窃几部过来,捞取钱财。
可电影技术限制太大,默片时代需要演员更多的用肢体和表情进行表演,那些依靠台词的剧本根本不适合这个时代。
而且还是黑白电影,这真是个悲哀的时代。
不过今天和但杜予的一番交谈后,他被但杜予的一腔热情打动了。
这家伙自学成才,就靠着看过一些外国电影,竟然被他摸索出了一整套拍摄电影的方式,或许因为他是学绘画的,对电影构图和画面有着深刻的认识。
面对这样的电影人,或许应该给中国电影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