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哲学船(第 2/4 页)
这句话让蒋京国和在场的人放松下来,没有人想惹麻烦。
接下来他们自顾自的交谈,也不去询问林子轩的意见了,担心这位中国文学家又说出什么让人惊讶的观点来。
座谈会结束,按照惯例,会有一份会议记录送到苏联的情报部门备案。
这是外国名人在苏联才会有的待遇。每一位苏联公民有义务向政府报告外国人的言行。
林子轩并不在苏联情报部门严密监控的范围,只是稍微引起情报部门的注意。
毕竟苏联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利益,林子轩算是小有名气。
会议记录被送到情报部门,有专业人员分析林子轩这段话的意图。这段话有两个要点。
一个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对苏联国内贫困现状的不满。
另一个要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苏联国家性质的定性。
从这段话还能分析出这位中国人认为苏联应该先发展农业,实现温饱,再发展工业。
这是对苏联国内经济发展政策的横加干涉。
这位分析人员觉得问题很严重。已经到了国家性质和革命理论的高度。
于是,他写上自己的意见,把情报呈递给了上一级部门。
上一级部门同样进行了分析,无法判断这位中国小说家的意图,特意请来了苏联国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来研究这个“初级阶段”的问题。
一些理论家翻阅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最终发现,这个问题马克思没说过啊!
在马克思时代,讨论的是社会主义能不能实现的问题,而不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