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觉醒之年(第 2/3 页)
至于布兰妮和艾薇儿这些都不是他的菜。
他在脑海里搜索一下。完整的英文歌曲也就几十首的样子,适合这个时代的只有十几首,足够灌录几张英文唱片了。
而且,保证每一首都是经典。
于是,他和黎锦挥商议打造英文金曲的计划。这个计划让黎锦挥异常兴奋。
作为音乐人,能够出一张响遍全球的唱片是一种极大的荣耀,对于中国的唱片行业来说也是一种突破。
虽然是英文歌曲,但却是由中国人创作和演唱,这代表着中国音乐走向了世界。
黎锦挥对林子轩非常信任,《音乐之声》这套唱片已经证明了林子轩创作英文歌曲的才华,这套唱片分为三张,总共十五首歌曲。
每一首都朗朗上口,相信会在西方社会广为流传。
明月唱片公司对首张打入西方社会的英文唱片极为重视,在上绝对是精益求精。并和上海的各家洋行签订了协议。
唯一不足的是黄榴霜的演唱不够完美,存在着瑕疵,她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对于这个英文金曲计划,黎锦挥有些迫不及待。
这一次,他要选择一位合适的演唱者,还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乐队,拉一批志同道合的音乐人入伙,争取把中西方音乐融合在一起,打造出经典唱片来。
林子轩不去管这些琐事,他只负责词曲。
在后世。他喜欢卡朋特那种乡村风格的曲子,还有带着爱尔兰色彩的神秘园乐队。
想想能把这些曲子写下来,录制成唱片,偶尔听一听。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赚外国人的钱,可以把这些资金用在国内的慈善事业上,做慈善永远缺钱,能赚一点就赚一点。
他这些日子捐出去不少钱,万象书局还要半价图书。和商务印书馆打价格战。
加上五卅惨案的影响,电影公司停顿了两个月,今年的拍片数量锐减,电影院关门歇业,同样没有收益,相比于去年的收入,不足一半。
不光是林子轩,上海的商人大抵如此。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在那种群情激昂的情况下,这是身为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