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 2/3 页)
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向西方传播东方文化的事业中来。
至于《晨报》报馆被烧的事件,他进行了严厉的谴责,报纸有********的权利。
“那您对前段时间北平知识界对苏俄的讨论有什么看法?”记者随后问道。
“我没去过苏联。不了解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林子轩想了想,如此说道。
这是保守的回答,也是实话。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根本没去过苏联,只是道听途说就妄发议论,显得不够专业。
而且,林子轩暂时不想发表对苏联的看法,在这种环境下,这个话题太容易引起争议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他低估了自己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尤其是这次从欧美归来,各种荣耀加身,让他成为了中国文化界的顶尖人物。
他的专访引起了各方关注,那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成为名言。
不少学者认为这才是严谨治学的态度,不轻狂,不骄纵,认认真真,实事求是。
或许这正是林子轩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所在。
这篇专访同样引起了广州国民政府和苏联人的注意,这时候两者正处在合作的蜜月期。苏联积极的帮助广州国民政府北伐,力图统一中国。
北平《晨报》上有关“联俄仇俄”的争论给他们带来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一旦仇俄的风潮在中国兴起,将对苏联极为不利,看看英国和日本在中国遭到的抵制。苏联不想自己受到中国人的仇视。
他们急于扭转自己在中国的形象,刚好看到了林子轩的专访。
好吧,你不是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么?
我们邀请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到苏联参观访问,实地调查,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这样总能抵消中国知识界的忧虑了吧。
林子轩作为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是第一个被邀请的对象。
胡拾和鲁讯也在被邀请之列,还有不少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名人。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