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书稿的不同命运(第 2/3 页)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堡奇人》在美国就没有影响力了。
一家出版社清理废弃的书稿,垃圾车把书稿送到垃圾回收站,在垃圾回收站的一位工作人员无所事事。就随手拿起一本书稿看了起来。
几年后,此人在美国创建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教派。
他把《高堡奇人》当成了预言书,并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
上帝想要拯救世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上帝给了这个世界两种不同的未来。把选择权交到了人类手里。
是获得拯救还是走向毁灭,都在人类的一念之间。
他以为所谓的城堡就是上帝居住的天堂,而高堡奇人指的就是上帝本人。
他的这个理论得到了不少狂热基督徒的支持,很多基督徒认为这是上帝存在的证据。
在寄往英国的五本书稿中有四本被出版社放弃,最后一家出版社属于激进势力。
他们觉得这本科幻小说对德国纳粹主义进行了夸张而辛辣的讽刺,还有其中对丘吉尔的描写,虽然不多,却把丘吉尔当做了一位独裁者。
英国人比较了解德国国内的状况,知道有这么一种思潮。
在这个时代,希特勒提出的纳粹主义被称为国家社会主义。他借用了社会主义的概念。
至于英国的财政大臣丘吉尔投靠了保守派,并不受到激进派的待见。
所以,这家出版社准备出版《高堡奇人》。
让人没想到的是正赶上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
1926年,英国职工总会因矿工薪资问题宣布举行全国大罢工,丘吉尔在罢工中采取强硬立场,还建议用机关驱散罢工矿工。
因为印刷工人也加入到罢工行列中,报纸无法出版,丘吉尔下令由政府发行《英国公报》。
正是在这次罢工中,那家正准备印刷《高堡奇人》的印刷厂被搜查,《高堡奇人》的书稿也在搜查中不翼而飞。
邮寄到苏联的三本书稿经过了严格的审查程序。
在1925年。美国和苏联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