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国文坛的怪现状(第 2/3 页)

    就以专访中所写的林子轩引领了文学革命这一条来说就不是事实,陈独绣首先表示不同意,他和胡拾才是这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

    1915年。他创办《新青年》的时候林子轩中学还没毕业呢。

    当他和胡拾、鲁讯等人提倡白话文的时候,林子轩在美国留学,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他认为林子轩对于新文化的贡献微乎其微,只是被吹捧起来的一个虚假偶像。

    他批判林子轩是想窃取新文化的成果,向外国记者说谎。是小人行径,文坛败类。

    陈独绣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他和胡拾、鲁讯等人才是新文化的先行者,林子轩和郭沫偌则属于第二批次,后来的青年作家如沈丛文等则是第三批次。

    在中国文坛这个排资论辈的地方,这篇专访夸大了林子轩在中国文坛的影响力,自然会引起这些老资格的不满。

    事实上,林子轩在介绍中国新文化的时候提到了这几位的成就。

    尤其是对胡拾和鲁讯,给予了重点介绍。

    但西方记者在专访中只是提了这两人的名字,没有介绍两人的成就。还排在了林子轩的后面,好像是林子轩的追随者一样。

    至于陈独绣,根本连提都没有提,这就难怪陈独绣非常不满意了。

    至少鲁讯和胡拾露脸了,他直接就被忽略了啊。

    这主要是陈独绣后期转战思想界了,在新文学上没有多大的贡献,胡拾写了第一本白话文诗集《尝试集》,鲁讯写了《呐喊》小说集,这都是实打实的成就。

    陈独绣炮轰林子轩,开启了新一轮的论战模式。

    胡拾和鲁讯的跟随者也不满这篇专访。纷纷跟进,发起了一拨批判林子轩的小高潮。

    中国思想界的学者更是不满作为反派的地位,你林子轩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英雄,我们成了阻碍中国思想解放的罪人。这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他们要求林子轩向西方记者说明真实的情况,道歉认错。

    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的情况,看到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批判文章,一定认为林子轩罪大恶极,惹起了众怒。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蜀汉之庄稼汉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江湖三女侠 撩神[快穿]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沉香雪 我在木叶练吐纳 谍影:命令与征服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 将军家的农门悍妻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星星眨着眼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