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第一次播音(第 2/3 页)
何况新月社的成员身份复杂,以诗人为主,其中不少人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无论是在文学主张上,还是政治倾向都相差太大,能够坚持下去也算是个奇迹了。
不得不说,徐至摩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随着徐至摩的突然离世,新月社不久就解散了。
林子轩没有插手新月社的意图,这样就挺好,平时不过问,有事的时候还有帮小弟加油助威,就让徐至摩忙活去吧。
1922年11月29日,林子轩开车前往上海中西女校,他要把林晓玲和阮玲钰接回家。
中西女校实行住宿制度,每月月底放假一天。
这是为了培养这些大小姐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女校里可没有佣人,叠被子和清扫卫生都要自己来做。
吃饭的时间固定,不能睡懒觉,否则就要被训斥,甚至被开除。
一旦被中西女校开除,那名声就不好听了。
学校上课的内容除了语文、政治、数学、体育,外语学法语与英语,还有一些选修课,如钢琴、油画、家政、刺绣等。
女校的宗旨就是全面培养女性独立生活和交际的能力,让其能适应上流社会的生活。
林子轩开车来到校门口,发现门口停着一长排的轿车,还有不少黄包车在较远处。
这算是中西女校每个月的一道风景了,这里的学生非富即贵,个个出身不凡。
“当年班上三十几名同学全是上海滩显赫家族的女子,每逢学生一月一次的回家日,校门口便排起汽车长队;至于班上张爱灵那样家世的学生,还是比较卑微的,她很瘦,也不好看,人很文气,穿着很朴素,学习极用功,老师很喜欢张爱灵。”
这是一位曾就读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的大户人家小姐的回忆。
以张爱灵那种家庭的出身,在这所学校的学生中还用“卑微”来形容。
张爱灵出身名门,祖父张佩论是清末名臣,祖母李橘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母亲同样门庭显赫。
不过在张爱灵出生的时候家庭没落了,她虽然上了贵族女校,但仍然被人瞧不起。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