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妇女之友(第 2/3 页)
而他还在为终于加入这个圈子而沾沾自喜,这就是差距啊。
或许我不应该继续留在英国,而是应该回到国内。
国内正处在新文学的爆发时期,我可以把英国的这种圈子文化带到国内,组建一个由中国顶尖知识分子组成的文学圈子,互相交流,用文学来影响世界。
这样想着,一个念头在徐至摩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后来对新文学影响巨大的“新月社”就这样萌芽了,这个名字来自于泰戈尔的《新月集》,“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林子轩接到徐至摩的电报非常诧异,电报的内容不多,但也足够他了解事情的始末了,他的诗集在英国文学界受到了追捧。
他的第一念头是,我是不是应该找一本英国名著来剽窃呢?
好吧,这是穿越者的自然反应,他其实对英国文学了解不多,除了《哈利波特》。
林子轩发回了电报,允许艾略特刊载他的诗歌,并对艾略特表达了谢意。
他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的是两个多月后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件,写信人是弗吉尼亚伍尔芙。
伍尔芙出生于1882年,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而且,她还患有严重的精神病。
她自1907年开始写作,1917年伍尔芙夫妇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出版社。
这个小作坊式的出版社可大大有名,该出版社后来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在内的作家作品,并且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
伍尔芙还是个女权主义者,她为了英国妇女的投票权而努力。
她批评《简爱》中的女性“总是当家庭教师,总是堕入情网”,夏洛蒂勃朗特没有塑造人物的力度和宽阔的视野。
她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
可以说,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伍尔芙之所以给林子轩写信,是因为看了林子轩的《乱世佳人》,她认为思嘉的形象比简爱更加具有女性觉醒意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