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文坛琐事(第 2/4 页)
上面写着不少名字,有真名有笔名,让他四处找找,把这些作者挖到万象书局来。
平禁亚很是怀疑,这些名字在文坛上没什么名望,有些根本就没听说过,有些刚刚开始写作,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潜力。
不过大老板吩咐了,他也只好照做。
张痕水是鸳鸯蝴蝶派圈子里的作家,只是名气不大,写过《青衫泪》和《南国相思谱》等小说,以描写痴爱缠绵为主要内容。
他刚入文坛的时候有件趣事。
当时张痕水十九岁,在苏州蒙藏垦牧学校上学,他试着写了两篇短篇小说投寄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编辑部。
《小说月报》可是非常著名的文学杂志,在上面发表文章的都是文坛名家,张痕水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投稿。
没想到的是《小说月报》的编辑恽帖樵先生给他写了回信,信上说:稿子很好,意思尤可钦佩,容缓选载。
这让张痕水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写作才华,从而坚定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然而有意思的是,他等啊等,一直等了好几年,他的那两篇小说都没有在《小说月报》上刊载。
1919年,张痕水在芜湖的《皖江报》任总编辑,除了编辑和新闻写作工作以外,他同时新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南国相思谱》,初步展露了他的才华。
他后来前往北平发展。
他一家16口人,自从其父去世后,就全靠他一支笔维持生计,芜湖虽好,毕竟还是养家更重要。
他本来抱着半工半读的想法,不过到北京后,迫于生计,他一头扎进新闻界,再也没有余暇想着读书了。
平禁亚给张痕水写了几封言辞恳切的信件,又开出了千字五元的高价,这相当于文坛名家的稿酬了。
对此时为生计奔波的张痕水而言,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是雪中送炭的事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