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七章 诗坛风波(第 2/3 页)

    《学灯》初期主要内容为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主旨是促进教育,灌输文化。

    和北平《晨报》的《晨报副镌》、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北平《京报》的《京报副刊》一起被称为新文化中著名的“四大副刊”。

    是“五四”时期新文艺创作的重要阵地之一。

    林晓玲如此气愤,是因为《学灯》上刊载了郭沫偌的文章,针对了她哥哥的诗作。

    自从知道哥哥写了新诗之后,林晓玲就成了哥哥的崇拜者,维护哥哥的尊严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她特别关注这次新诗的争论。

    看到赞扬哥哥的就高兴,看到贬低哥哥的就痛骂,还把那些贬低林子轩的人找个小本子记下来,到林子轩面前打小报告。

    林子轩对此很是无语,又不好打击妹妹的一腔热情,只好听之任之。

    他拿起《学灯》,看到了郭沫偌的文章。

    浏览完了之后,大致知道了郭沫偌的意思,此人主要写了三点。

    其一,郭沫偌解释了《女神》的诗作是他近几年陆续写成的,这次一起结集出版。

    他提到了胡拾的《尝试集》和林子轩的诗作的写作时间,胡拾的《尝试集》是1920年出版的,而林子轩的诗作是1921写成的。

    他的新诗则是1919年就开始创作了,只是一直很少发表而已。

    胡拾的《尝试集》只能说开了用白话文写新诗的先河,在文学性上真没什么好说的。

    比如其中一首叫做《蝴蝶》的诗作。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个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谁让人家开创了先河呢。

    而且,据说胡拾从1916年就开始创作《尝试集》了。

    郭沫偌的意思很明显,我的诗作创作即便没有胡拾的早,也要比林子轩的早,我就算不是新诗的开创者,也是新诗的奠基人。

    这是针对有人说林子轩是新诗的奠基人,郭沫偌只是追随者的反驳。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沉溺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冰川天女传 大清要完 全唐诗 星海王座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撩神[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