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二章 第一次系统的讲述《红楼梦》(第 1/3 页)

    “红学”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放的《八旗画录》:“光绪初,京朝上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

    孙雄的《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都人喜谈《石头记》,谓之‘红学’。新政风行,谈红学者改谈经济;康、梁事败,谈经济者又改谈红学。”[

    其实,从嘉庆年间,就有坊间戏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这说明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就得到了文人学者的重视,作为一本通俗小说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那时候的文人大抵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这是一本政治隐喻小说,主干是“排满思汉”的民族思想。

    另一派认为这是一本艳情小说,其中的风月之事描写精妙,可堪一看。

    这恐怕就是清朝的某个时期把《红楼梦》列为禁书的原因所在。

    林子轩从红学的起源开始讲起,渐渐揭开百年来笼罩在《红楼梦》研究上的层层迷雾。

    他把红学研究分为四大派别,分别是索隐派、考据派、评论派和创作派。

    并系统和详尽的解说各个流派的渊源,代表人物和学术著作。

    比如,索隐派的开山鼻祖叫做周椿,他的出生时间仅比曹雪芹晚十四年,可以算是曹雪芹的同时代人。

    他研读《红楼梦》的成就体现为所著的《阅红楼梦随笔》。

    书中有他本人于1794年所作的自序,可以证实是目前所知《红楼梦》研究史上最早的一部评论专著。

    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是富察明义,据说是曹雪芹的朋友,写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

    考据派的代表人物是胡拾。

    至于创作派的代表人物非高鹗莫属,能够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无疑是写同人文的顶尖高手。

    但在这个时代,高鹗是否续写《红楼梦》还没有定论。

    在清朝,至少有13部《红楼梦》的续书,其中《红楼梦影》和《红楼梦补》质量尚可。

    对历史中的人物林子轩讲的很快,他主要讲了现代红学的发展。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