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十八章 《雷雨》(第 1/4 页)

    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是舶来品,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在中国话剧最早被称为新剧或者文明戏。

    1906年冬天,受日本“新派”剧启示,中国留日学生曾孝孤、李叔桐等人在东京组织建立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

    同一年,王钟生等人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

    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1907以后至1917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后,文明戏逐渐沉寂下来。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表演形式的问题,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揉混合的过渡形态”。

    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其次,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

    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

    剧社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就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最后,文明戏的底蕴不足,思想贫乏。

    很多剧社演出前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是根据大致情节在台上让演员自己发挥,甚至是插浑打科,恶俗逗趣,根本无法保证质量。

    在五四运动之后,爱美剧走上了历史舞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