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10章 靖康乱(第 2/3 页)

    柴可言撇撇赵桓,今日赵桓语气兴奋了不少呢,“太子殿下,你现在是官家了,要称朕,懂了么?放心吧,这些人如何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怎么做!”

    柴可言没有半点恭敬,皇帝又如何,只要她柴可言愿意,赵桓这个皇位随时都会被赵楷代替,没有她柴可言和恒王府撑着,赵桓哪来的权力?赵桓根本不知道怎么当好这个皇帝的,而她柴可言要做的就是借赵桓的手,来打造她想要的局面。让赵桓坐下,小声道,“你现在要做的,首先就是立威,让所有人知道你的存在,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现在是皇帝。另外,官家不能离开京城,官家要是离开了,汴梁城也就完了。”

    “啊”前边的话赵桓还能理解,先立威控制朝廷官员很有必要。可怎么立威呢,还有不让父皇离京,这好像也不太可能吧。再说了,把父皇留在京里。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可言,这作何道理?那父皇要是不离开,朕如何当这个皇帝?”赵桓有些阴测测的看着柴可言,心中总觉得柴可言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柴可言微笑了下,也不与赵桓一般计较。“愚蠢,当朝天子逃出京城,还指望谁来守护汴梁,士气没了,什么都没了,难道你想当个亡国天子?”

    “你好,算你有道理,可要怎么阻止他离开,朕总不能强留吧?”赵桓没好气的哼了哼,他是真懒得想了。都当了皇帝了,还要面对父皇那张脸,如何能好受?

    柴可言美目中光彩四溢,满是从容,不就是阻止赵佶离开么?真的太简单了,当天,市井中就流传出许许多多的谣言,有的说官家为了逃命,才放弃皇位,这会儿已经领着宫里嫔妃还有财物离开皇宫了。还有的说。官家早已经投降了女真人,这次离开,不过是为了引女真人入京罢了。

    谣言有多荒诞,但终究还是有人信。百姓是不管那么多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官家离开汴梁,就不会有好事。于是乎,在某些有些人的挑唆下,汴梁百姓堵住汴梁八门。吵吵闹闹的要官家赵佶留下来。汴梁百姓群起闹事,是赵佶和蔡攸没想到的,面对这种局面,所有人都是一筹莫展。就在这时,新任皇帝赵桓来到了汴河街,当着无数百姓的面,这位新天子义正言辞的吼道,“市井谣言多为误传,身为大宋天子,岂能做那种逃亡之事,我皇族子弟,当与汴梁共存亡!谁要是敢逃,我大宋百姓可分而食之。”

    赵桓这话够狠,一下子就拿住了赵佶,没奈何,赵佶吃了个哑巴亏,再怎样,难道跟十几万怒火冲天汴梁军民作对么?

    皇位,突然间赵佶有点后悔了,他发现自从赵桓登上宝座后,整个人都变了。

    赵桓这辈子做的最解气的事情就是绑架了自己的老爹,想轻轻松松的离开汴梁城,门都没有,凭什么他赵桓就是贱胚子,就得陪着汴梁城共存亡?赵桓更庆幸自己听了柴可言的话,这一步算是走对了,不仅用汴梁百姓困住老爹赵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大肆收揽了军心。汴梁军民,尤其是东京禁军,可是有不少人对当今官家怀有怨言的,大宋士兵对外屡战屡败,其中少不了赵官家的功劳,一个个士卒被百姓骂成是没软蛋的绵羊,是个男人都受不了。当兵的都知道为什么怎么打都不行,可谁敢说呢?这次好了,官家禅位给太子殿下,好事一件,可他还想着离开汴梁,跑江南过快活日子,当真是过分了,你一个大宋天子都不守着国都,让谁守?

    赵桓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拿汴梁百姓困住官家赵佶,这可是让军民百姓大快人心,东京禁军几乎有一半的人马站到了赵桓一边。毕竟大宋朝还是尊重正统的,如今赵桓是皇帝,那大部分人还是认可赵桓的,至于赵佶,虽然算不上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但想再像以前那样颐指气使也是不可能了。赵桓做完这些事情后,还在谋划着一件大事,那就是整顿之前的官场,如今蔡京离开京城,剩下的就该是王黼了。之所以选择王黼下手,那也是柴可言的安排,王黼这人朝中势力很大,影响力不小,如果能拿下王黼,对巩固新帝威信大有裨益。不过要动王黼,还必须得到一个人的帮忙才行,这人便是楚王府的李师师。

    如今李师师可是秦王府在京城的代言人,如果能取得楚王府的支持,想要搬到王黼,那就少许多阻力了。大宋官场都默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别跟楚王府作对,得罪了官家,顶多丢官罢职,可要是得罪了楚王府的人,那只有死路一条。秦王殿下让李大家留在京城,摆明了就是传递关中声音的,所以京城官员每碰到大事都会留意楚王府的动作,很多人都和楚王府保持一致,这也是免得做错决定,得罪了楚王府,到头来坑了自己。

    赵桓是铁定不能去楚王府的,首先他现在是当今官家了,总要摆点架子才行,其次楚王府是女人做主。他这个男人去了也不方便。宫里商议一番,最后还是柴可言出马去了楚王府。自从赵有恭离开汴梁后,再也没来过楚王府了,甚至连北大街西段都很少来。年已经来了,耳畔回响着隆隆的竹炮声,楚王府门前挂着大大的灯笼。裹着一件白色氅子,寒风吹来,带着点微弱的湿气。阳光照在那张清秀冷艳的玉容上,不知怎地,那寒梅般的娇艳绽放出一点笑容来,不管有多恨赵有恭,但与他往日点点滴滴总是会浮上心头,有过争斗,有过谐趣,有过风风雨雨。大浪淘沙,淘尽多少英雄,潮水退去。留在岸边的人仰望四方。

    楚王府的下人没有不认识柴郡主的,对这位郡主,大家也是尊敬的很,开玩笑,傻子都知道殿下与郡主是什么关系。门子跑进去通传,却听说李大家领着芷兰去了偏院。以前赵有恭就说过大棚的事情,他没当回事,李师师却记在了心里,今年秋末就在偏院中弄了一座小的花棚,花棚由白纸罩着。木架子撑着,虽然比后世塑料大棚差远了,但至少能起到点作用。每当他天气不错时,花棚上边的窗口就会打开。本来不抱希望的,没想到还真养成了冬天的花。芷兰陪着师师修理着那些花草,这两年跟着师师日子久了,相处融洽了许多,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李大家性格有点冷。难以亲近,但慢慢地,才发现其实李大家是个很好的人。

    “娘子,最近官家要离京,太子殿下把他留下了呢!”芷兰随意的说着,师师抚着额头细汗,略有所思的笑道,“管那个作甚,赵桓能这样做,八成也是郡主的功劳。一开始啊,就觉得赵佶不可能离开,他要是能走,宫里那位早就急吼吼的跑出来了。”

    听师师这么一说,芷兰恍然大悟,可不嘛,怎么就把那位给忘了呢?刘欣缘可是个不简单的女人,她为殿下生了个孩儿,正满心想着如何过好日子呢,又岂会随着赵佶去江南?所以啊,赵佶要真的能走,刘欣缘早就匆匆忙忙的跑来商量对策了。看来刘欣缘早就晓得赵佶走不了啊,这宫里的女人,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