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纪念馆(六)(第 2/3 页)
“糊涂呀!他当时说的‘当年’是旧社会,现在还是旧社会?一个佃农在旧社会能住这样的房子?这三间瓦房也加高了吧?”
“加高了一点点……”马书记有些惭愧地回答道。
“他二叔还好吗?”老首长询问起伟人的二弟来。
“还好,您一直关心他,年前还从首都邮寄来一些衣物,他也常念叨您!现在二叔的孩子们都承包了不少土地,日子比从前好了。”答话的是关山的镇委书记。
“那边那几间老房子就是二叔家的吧?”
“是,有些破旧了……因为这里修纪念馆,作为整体规划,我们正在山后建一批新瓦房,让馆区的农民都搬迁过去……”
“孔省长、马书记,我也有个不情之请,让他二叔到你们新建的这几间屋里来住。他都八十多岁的人了吧?老头子几次请人来接他到首都住一住,他都推辞了,这辈子他在老家照顾父母,吃了不少苦,前些年也因为我们受了些罪……”
“老首长您放心,等到搬迁的房子建好,让他先选……”
“马书记,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啊,二叔住到你们挂着‘伟人故居’牌子的这几间屋子里来。后山太阴,老人住着也不习惯。好不好?”
“这……”
“然后你们再把二叔的那几间屋子稍微修缮一下,保护起来。把‘伟人故居’这块牌子挂到那边去!一方面呀,那几间屋子和我们之前的老家很像,不用再修都能还原了历史;另一方面,二叔才是真正的伟人,没有像二叔这样的‘大后方’,我们哪有那个本事去解放中国?”
“老首长说的对,我们马上就办!”识大体的孔省长抢先一步回话,把还要辩解的马书记堵了回去。陈博年看了看张县长,又看了看聂仁昊,也随声应和道“马上就办!”
“还有,这个纪念馆我看就不要搞啥子馆区园区了,修得挺好的。乡亲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也就不要搬了,土地更不能给人占了!行不行?”
“行……行!”马书记看到孔省长的眼神,把第二个“行”字提高了几个分贝。
根据安排,老首长在二叔家用了午餐。尽管她知道二叔家那一桌丰盛的饭菜肯定是县里之前安排好的,但她看到二叔儿孙满堂、稻谷满仓,也就没有再计较了!
老首长和卧病在床的二叔摆了一会儿龙门阵,又和儿孙辈的孩子们拉了不少话。
李医生请首长服了药之后,建议她休息一会儿。老首长摆了摆手:“这青山绿水的,在田野里走走,那就算休息!走吧,去看看这里的山山水水、田坎地头……”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